劉亦菲曾受邀拍攝《時裝L’OFFICIEL》六月封面大片。彩鸞鈿帶,孔雀羅衫,她目光柔和卻堅毅,有著別人無法輕易左右的原則,忠于自己。更多的時候,她更像個狡黠的精靈,在林間在花叢,在不被塵世打擾的地方,沖你粲然一笑,你便決定追尋下去,哪怕翻山越嶺,只為再見一面。

紫荊花,又叫紅花紫荊或紅花羊蹄甲,為蘇木科、羊蹄甲屬喬木;分枝較多,小枝細長,被毛。葉革質,葉片有圓形、寬卵形或腎形,頂端都裂為兩半,似羊的蹄甲,故此得名。花期冬春之間,花大如掌,略帶芳香,五片花瓣均勻地輪生排列,紅色或紫紅色,十分美觀。

花語

紫荊花代表著親情,有著合家團圓,兄弟和睦的寓意,東漢時期,三兄弟分家,財產分配完畢,余下紫荊樹意欲分為三截。當前來砍樹時,發現樹已枯萎,落花滿地。從此兄弟三人不再分家,和睦相處,紫荊樹也隨之獲得生機,花繁葉茂。

紫荊花終年常綠繁茂,頗耐煙塵,特適于做行道樹;樹皮含單寧,可用作鞣料和染料;樹根、樹皮和花朵還可以入藥。紫荊花也是重要的園林綠化苗木。

紫荊花是香港市花。在香港的歷史上,還有一段關于紫荊花的悲壯的故事:一百多年前,香港居民為反抗英國的入侵,前仆后繼,無數先烈英勇就義!劫難過后,人們在桂角山建造了一座大型墳墓,合葬那些壯烈犧牲的英雄。后來,桂角山上長出一棵人們從未見過的開著紫紅色花朵的樹,很快這花開遍了香港。清明前后花開尤盛,民眾將其命名為紫荊花,以紀念那些犧牲的烈士。

傳說

紫荊把根深深扎百姓人家的庭院中,一直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征。晉代文人陸機有詩云:“三荊歡同株,四鳥悲異林。”后來逐漸演化為兄弟分而復合的故事。

南朝吳鈞的《續齊諧記》有這么一個典故:傳說南朝時,京兆尹田真與兄弟田慶、田廣三人分家,當別的財產都已分置妥當時,最后才發現院子里還有一株枝葉扶疏、花團錦簇的紫荊花樹不好處理。當晚,兄弟三人商量將這株紫荊花樹截為三段,每人分一段。第二天清早,兄弟三人前去砍樹時發現,這株紫荊花樹枝葉已全部枯萎,花朵也全部凋落。田真見此狀不禁對兩個兄弟感嘆道:“人不如木也”。后來,兄弟三人又把家合起來,并和睦相處。那株紫荊花樹好象頗通人性,也隨之又恢復了生機,且生長得花繁葉茂。

那風中搖曳的心形的綠葉是它跳動的心臟。里面有綠色的熱血在奔騰。那花一簇簇緊緊相擁飽含滿腔深情。此外紫荊的樹皮和花梗還有藥用價值。紫荊有很強的親和力,就像我們的一個兄弟姐妹,美麗溫暖著我們的心靈。與人類心心相印,手足情深。 在中國古代,紫荊常被用來比擬親情,象征兄弟和睦、家業興旺。于是足親情的詩歌里它便成為思念親人的知音。

紫荊花代表香港

紫荊花能夠代表香港,是因為它的獨特歷史背景。早在1965年,香港已經采用紫荊作為市花, 金紫荊雕塑當時新成立的市政局就用了洋紫荊為標志。由于香港同胞對紫荊花的酷愛,1997年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采納紫荊花的元素作為區徽、區旗及硬幣的設計圖案。這就是紫荊花代表什么意思的另外一個說法了。

而且香港區旗的紫荊圖案花蕊以五顆星表示,與中國國旗上的五星相對應,寓意香港是中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并將在祖國懷抱 中興旺發達,象征香港同胞熱愛祖國。

相關詩詞

早春時節,紫荊聞春而綻,艷麗的花朵密集地爬滿了整棵樹的每個枝條;那花有玫瑰一樣的顏色,形如一群翩飛的蝴蝶,密密層層,滿樹嫣紅。因為它的美麗,而被人們請進庭院成了傳統的庭院樹木,深受人們喜愛,與人的親近讓它成為故園親情的代表植物。那根植在遙遠故園的紫荊牽動著詩人們思念的心弦:

雜英紛已積,含芳獨暮春;

還如故園樹,忽憶故園人。

——韋應物《見紫荊花》

落英繽紛,那一地的紫色花瓣,讓游子心頭再次涌上思歸、憶念故里的感情。著墨不多卻透視出款款深情,感人置深。那故園的紫荊花此時該也是如此的光景了吧,久違的故人在家鄉是否別來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