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鹿蔥(夏水仙)的繁殖方式

1-繁殖方法

由于在正常的生長條件下,鹿蔥結出的種子很少很少,而且發芽率也特別的低,所以一般都采用以下兩種方法來進行繁殖。
1、分株法

分株法對于鹿蔥的繁殖方法來講是最簡單的一種方法。一般需要在鹿蔥休眠或者在鹿蔥開花之后這段時期來進行分株,分株的具體方法就是先把鹿蔥的整個植株挖出來,然后將母株附近長出來的子株切下來進行種植便可,大概次年就可以開出美麗的花朵。

2、鱗片切割和植株再生

一般四年左右的時間可以進行一次。先將鹿蔥的小鱗莖放入深約五厘米左右的土壤中,然后用刀將鱗莖從最底部向上劃一個十字然后進行縱切,切面大概到四分之三處即可,最后再把鱗莖埋進土里即可。過一段時間就可以看到鱗莖的切口地方會長出許多的球形子株,然后把這些小球取下來栽種便可。

二、鹿蔥的養護方法

1-溫度

鹿蔥適宜在溫暖的環境中生長,一般需要將環境溫度保持在二十四度左右,同時夏季的高溫也不能超過三十度,否則植株很容易出現脫水的現象,從而大幅度的倒伏,當然耐寒冷的性質也不高,需要將溫度控制在五度以上,防止植株被凍傷。

2-澆水

澆水需要節制,還要堅持見干見濕,澆水不建議太頻繁,當干透了再澆,每次澆水也要澆透了,不能有積水的出現,積水會導致植株的花早落,同時植株在休眠的時候需要停止澆水,讓其正常的過冬。

3-光照

鹿蔥是喜光植物,溫暖充足的光照能夠讓它正常的生長,同時光照充足的話,花開的會更旺盛,顏色也會更粉嫩。夏季的時候需要進行遮陰,防止強光將剛開的花曬枯萎。

4-施肥

土壤需要保持充足的養分,貧瘠的土壤不會長出正常的植株,鹿蔥在開花期間對肥料的需求量是最大的,所以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增加施肥,可以施一些磷肥,有助于開花。

5-繁殖

分株是主要的繁殖方式,一般是在開花后或者在休眠期的時候進行,將其根莖挖出來,然后分割成幾份,直接重新栽種就可以了,差不多在第二年的時候就能開花了。

6-修剪

鹿蔥的花落之后,需要及時的對一些殘花進行修剪,剪掉殘花能夠減少養分的流失,從而保證其他花蕾的正常綻放。

7-病害

最容易出現炭疽病,這種病會嚴重的影響植株的開花,所以可以噴灑農藥,一般每隔十五天就需要噴灑一次。

三、鹿蔥跟彼岸花的區別

1-葉子區別

鹿蔥葉子呈帶狀,頂端鈍圓,顏色呈綠色,長大約8厘米,寬大約2厘米。葉子在秋季才會長出,長出后會立即枯萎,等到第二年的早春再次抽葉。彼岸花葉子叢生,細長并且前端尖銳,形狀似蒜葉,呈帶形,肉質。

2-花朵區別

鹿蔥花莖高約60厘米,總苞片有2枚,呈披針形,長大約6厘米,寬大約1.3厘米。傘形花序有4到8朵小花,花朵呈淡紫紅色,花被裂片呈倒披針形。長大約7厘米,寬大約1.8厘米,邊緣基部略微皺縮,花被筒長大約2厘米。彼岸花頂生傘形花序,花序有花朵5到7朵,花瓣反卷像龍爪一般。顏色有紅色、白色和黃色三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