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出花(Alstroemeria aurantiaca)也叫智利百合、秘魯百合等,是石蒜科、六出花屬多年生草本,原產智利,高60~120厘米。花朵像杜鵑又像水仙,莖和葉子則像是百合花。葉多數,葉片披針形,有短柄或無柄。傘形花序,花10~30朵,花被片橙黃色、水紅色等,內輪有紫色或紅色條紋及斑點。
形態特征:六出花的葉長圓形至橢圓形,厚革質,長(8-)12-14(-15)厘米,寬3.5-4.5厘米,先端尾狀長漸尖,尖尾長1-1.5厘米,基部鈍圓或楔形,邊緣具細密鋸齒,無毛,背面密被褐色斑點或疏被斑點,中脈在表面凹入,在背面隆起,側脈5-8對,自中脈伸出,連同網脈在兩面明顯;葉柄粗短,長5-6毫米,無毛。
六出花的總狀花序腋生,長5-7(-9)厘米,疏生多花,序軸被短柔毛;花梗長5毫米,稀達8毫米,被柔毛;苞片卵形,直徑約1.5毫米,急尖,具緣毛;小苞片2,對生或近對生,著生于花梗中部以下,卵形,長約1毫米.具微緣毛;
花萼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長約2毫米,無毛或疏被微緣毛;花冠白色,卵狀壇形,口部收縮,5淺裂,外面無毛;雄蕊10枚,花絲長約1毫米,下部寬,被毛,每藥室頂端具2芒;子房密被白色絨毛,花柱粗壯,柱頭不規則4裂。六出花的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長習性:六出花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環境。夏季需涼爽,怕炎熱,耐半陰,不耐寒。 六出花的生長適溫為15~25℃,最佳花芽分化溫度為20~22℃,如果長期處于20℃溫度下。
將不斷形成花芽,可周年開花。如氣溫超過25℃以上,則營養生長旺盛,而不行花芽分化。耐寒品種,冬季可耐-10℃低溫,在9℃或更低溫度下也能開花。
六出花的養殖方法
土壤:六出花定植地應選擇通透性良好的肥沃沙質壤土,土層厚度在50厘米在上,排水 性能好。土壤以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六出花栽培最適宜的土壤為微酸性,因此要根據土壤的理化性狀,調整PH值為6.5左右。盆栽土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培養土和粗沙的混合土。
水:六出花在旺盛的生長季節應有充足的水分供應和較高的空氣濕度,但高溫高濕不利于莖葉生長,易發生燒葉和彎頭現象。相對濕度控 制在80%-85%較為適宜。炎熱夏季處于半休眠狀態。冬季溫度較低時應注意控制水分。花后地上部枯萎進入休眠狀態,應停止澆水,保持干燥。待塊莖重新萌芽后,恢復供水,但盆內濕度不宜過高。
肥料:植株定植時,結合土壤理化性狀和結構的改良,應大量施用腐熟的有機肥,如廄肥,以每平方米30千克-40千克為宜,或加入適量的過磷酸鈣作為補充。在植株的整個生長以育周期,僅用基肥不能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因此要施以追肥。追肥的方式通常根據植株生長的不同階段進行。
植株生長前期:植株定植后至大量側芽萌發出土之前,一般為10月下旬至次年2月中旬,不需要特別追施肥料,植株定植后,根系自身有一個調節恢復過程,土壤中基肥的營養成分可滿足需要。
如果施肥不當,會損傷根系,影響后期生長。植株生長旺盛期:根莖頂端在土壤中延伸生長,根莖上的隱芽隨著根莖的延伸而大量萌動,露出土面,株叢逐漸擴大,外界條件適合其生長及花芽分化,并進入產花期。
生長旺盛期一般在2月下旬至6月上旬。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用1次硫酸 銨、硝酸鉀或尿素等氮肥,促其營養生長;3月下旬至6月上旬為產花的盛期,此間每隔2周-3周追施1次肥料,氮、磷、鉀三要素的配比為3:1:3,肥料的種類以尿素、硝酸鉀、磷酸二氫鉀、硫酸氨為好。
同時也可每周1次用0.2%的磷酸二氫鉀追肥。在肥料使用過程中,要考慮肥料對土壤酸堿度的影響,土壤PH值偏高會影響根系對鐵離子及鎂離子的吸收利用,導致葉面變黃。可及時噴施螯合鐵鹽、硫酸鎂的水溶液,濃度為0.1%-0.2%。
植株半休眠期:夏季高溫、強光照的條件下,植株生長受到抑制,處于半休眠狀態,此時期花的產量及質量明顯下降,在這種情況下要減少施肥次數。在8月下旬-9月上旬天氣轉涼后,若管理適當,植株可迅速恢復生長,并且有一定的產花量。
溫度:新栽植株在定植后1至2個月內給予適當低溫(不低于5℃),對根系的復 壯及植株的恢復很有益;生長季節溫度維持在8℃-15℃;夏季最好使土溫保持在20℃左右。當溫度升高至25℃以上時,葉節疏、莖葉軟,影響切花的產量和質量,不利于植株更新生長;
溫度升高至35℃以上時,植株處于半休眠狀態。植株最適宜的花芽分化溫度為20℃-22℃,夏季為了防止土壤溫度過高,可在地下埋 設供水管、珍珠巖等來達到降溫的目的。同時加強通風,增加空氣濕度。
光照:六出花是強陽性植物,生長季節應有充足光照,其最適日照時數為13小時- 14小時。冬季及早春自然日照時間短,因此在保護地栽培時應補充光照。為了節省能源,補光時間應選擇在植株已進入旺盛生長階段(即有3個-4個新芽長出土面時)。
每天補充光照4小時-5小時,直到自然光照達到13小時左右即可停止補光。補光強度為10瓦/平方米-15瓦平方米。光照在六出花的周年生產中起著不同的作用。
早春及秋季延長光照時間可刺激植株再生長,可增加新芽數并促進花芽分化,提早花期,提高成花率。夏季自然光照過長(土溫在20℃左右)會減少新芽數,降低產量,花序上的小花數也相應減少。
六出花屬長日照植物。生長期日照在60%~70%最佳,忌烈日直曬,可適當遮蔭。如秋季因日照時間短,影響開花時,采用加光措施,每天日照時間在13~14小時,可提高開花率。
支架拉網:六出花高生品種莖桿可達1.5米以上,必須及時搭架拉網以防倒伏。早春在植株長高至40厘米時即應開始拉網,網格間距為15厘米×15厘米,拉3層-4層。
種植管理:六出花盆栽常用12~15厘米盆。10月中旬盆栽,栽植深度3~5厘米,栽后澆透水,30天后長出葉芽。此時白天溫度不超過25℃,晚間溫度在7~10℃為宜。如超過12℃,易使莖干軟弱。
生長期每半月施用一次"卉友"28-14-14高氮肥。入冬后,新芽生長迅速,莖葉密生,影響基部花芽生長,需疏葉,去除細小的葉芽,保留粗壯的花芽,達到株矮、花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