絡石莖赤褐色,幼枝被黃色柔毛長,有氣生根。常攀緣在樹木、巖石墻垣上生長;初夏5月開白色花,形如“萬”字,芳香。絡石絡石原產中國山東、山西、河南、江蘇等地,在園林中多作地被。絡石是一種常用中藥,其始載本草為《神農本草經》,對小便白濁、喉痹腫塞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還可用于癰疽熱痛。

絡石藤性微寒,味苦。祛風通絡,涼血消腫。用于風濕熱痹、筋脈拘攣、腰膝酸痛、喉痹、癰腫、跌撲損傷。分布于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福建等地。絡石常攀緣在樹木、巖石墻垣上生長;初夏5月開白色花,形如“萬”字,芳香。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癥狀與海柁果中毒相似。

形態特征:絡石常綠木質藤本,長達10米,具乳汁;莖赤褐色,圓柱形,有皮孔;小枝被黃色柔毛,老時漸無毛。莖褐色,多分枝,嫩枝被柔毛。葉革質或近革質,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或寬倒卵形。長2-10厘米,寬1-4.5厘米,頂端銳尖至漸尖或鈍,有時微凹或有小凸尖,基部漸狹至鈍。

葉面無毛,葉背被疏短柔毛,老漸無毛;葉面中脈微凹,側脈扁平,葉背中脈凸起,側脈每邊6-12條,扁平或稍凸起;葉柄短,被短柔毛,老漸無毛;葉柄內和葉腋外腺體鉆形,長約1毫米。種子多顆,褐色,線形,長1.5-2厘米,直徑約2毫米,頂端具白色絹質種毛;種毛長1.5-3厘米?;ㄆ?-7月,果期7-12月。

生長習性:絡石生于山野、溪邊、路旁、林綠或雜木林中,常纏繞于樹上或攀援于墻壁、巖石上。性喜溫暖,濕潤,半陰。不擇土壤,耐一定干旱,但忌水澇。絡石原產于中國黃河流域以南,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對氣侯的適應性強,能耐寒冷,亦耐暑熱,但忌嚴寒。河南北部以至華北地區露地不能越冬,只宜作盆栽,冬季移入室內。華南可在露地安全越夏。喜濕潤環境,忌干風吹襲。喜弱光,亦耐烈日高溫。

攀附墻壁,陽面及陰面均可。對土壤的要求不苛,一般肥力中等的輕粘土及沙壤土均宜,酸性土及堿性土均可生長,較耐干旱,但忌水濕,盆栽不宜澆水過多,保持土壤潤濕即可。生于山野、溪邊、路旁、林緣或雜木林中,常纏繞于樹上或攀援于墻壁上、巖石上,亦有移栽于園圃。

絡石的栽培技術

適應性強:絡石適應性極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它喜光,稍耐陰、耐旱,耐水淹能力也很強,耐寒性不強,在河南省濟源市太行山區低溫可達-23℃的地方,仍能健壯生長。

抗污染能力強:絡石生長快,葉常革質,表面有蠟質層,對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氧氣及氯化氫、氟化物及汽車尾氣等光化學煙霧有較強抗性。它對粉塵的吸滯能力強,能使空氣得到凈化。

容易培育,管理粗放:絡石一般采用扦插繁殖,扦插極易成活。因其匍匐性莖具有落地生根的特性,所以利用其莖節處接觸土層生根后剪斷分株,可一次性繁殖大量植株。它根系發達,吸收力強,在石灰性土壤、酸性及中性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長。

它萌蘗力強,耐修剪,作地被植物用時,可修剪成象草坪一樣平整。它抗性強,筆者曾試種過幾年,尚未發現病蟲害。絡石四季常青,花皓潔如雪,幽香襲人??芍灿谕@、公園,院墻、石柱、亭、廊、陡壁等攀附點綴。

十分美觀。因其莖觸地后易生根,耐陰性好,所以它也是理想的地被植物,可做疏林草地的林間、林緣地被。同時,絡石葉厚革質,具有較強的耐旱,耐熱耐水淹,耐寒性,適應范圍廣。

可做污染嚴重廠區綠化,公路護坡等環境惡劣地塊的綠化首選用苗。由于絡石耐修剪,四季常青,也可與金葉女貞、紅葉小檗搭配作色帶色塊綠化用。

地栽盆植:在黃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區,既可地栽也可盆植。地栽可引其依附墻壁、枯樹、巖石向上生長,并可搭竹籬攀附其上制作綠籬。北方只能盆植,既可根據個人愛好扎制各種形狀的竹架,讓其攀附其上,亦可通過修剪。

使之呈灌木狀生長,或是利用獨干虬曲的絡石,用高筒盆種植,將虬曲的枝干倒掛出盆口,使其彎曲拱垂,制成瀟灑自然的懸崖式盆景。絡石不甚擇土,從微酸性到中性,從沙質土到輕黏土都能適應,在弱堿性土中亦能生長,但長勢差一些。家庭地栽一般菜園土即可,盆植可在菜園土中加點腐葉土,生長更佳。

澆水管理:絡石喜濕潤,生長季節盆土要保持稍濕潤,春秋季節兩日澆一次水,夏季每天澆一次,冬季半月左右澆一次,盆土微潤不干即可,任何時候都不能漬水。置于屋頂花園或庭院的盆栽絡石雨季要注意排積水,地栽絡石忌植于低洼地,否則易爛根,生長季節,見土干再澆水也不遲,冬季地栽者可不澆水。

絡石喜肥,但不苛求,各種肥料都可使用,一年不施肥,它也能開花,但花量少些。盆栽絡石欲使其花繁似錦,可多施骨粉和磷鉀肥,少用氮肥。地栽絡石春秋季各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即可,冬夏不施肥。

儲藏:栽種3~4年后秋末剪取藤莖,截成25~30cm長,扎成小把,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