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齒捕蠅草是在組培過程中發生變異而誕生的一種早期非常難得的怪異捕蠅草園藝品種,由一位德國食蟲植物愛好者培育和挑選出來。成為古怪系捕蠅草中非常具有競爭力的品種,并且逐漸得到普及。

捕蠅草屬于茅膏菜科捕蠅草屬(Dionaea),全屬僅1種,但有較多的園藝種、變種,原產美國卡羅萊納州的大西洋沿岸平原地區,威爾明頓市周邊100公里范圍內。生長在稀樹草原沼澤的泥炭或沙質土壤中,生長環境常年潮濕,但一般不會出現季節性淹水的情況。

這些地區通常地面生長著低矮草本,因常年的野火抑制了高大植物的生長,只有零星的松樹或灌木分布其中,因此很開闊,能接受到大量的日照。因地處大西洋沿岸,受海洋氣候影響,這里溫暖濕潤,夏季白天30度左右。

極少超過35度,日夜溫差10度左右,冬季最低溫度0度左右,一般不低于-7度。原生地由于人類的不斷開發,生存空間遭到破壞日漸縮小,為保護物種,捕蠅草也被引入佛羅里達州等地區進行了復育。捕蠅草的捕蟲夾具有活動能力,捕蟲過程非常具有趣味性,深得人們的喜愛,已成為國內最受玩家寵愛的食蟲植物品種。

形態特征:融齒捕蠅草的齒非常較少,并出現重度“粘連”的現象,但冬季又趨向于長出典型捕蠅草形態的捕獸夾。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夾子內側會泛紅,同時粘連的齒也會呈現粉紅色并向內側彎曲。這讓它們看起來簡直就是地獄的使者,因而也有“惡魔”的別稱。 

生長習性:融齒捕蠅草是傾向于貼地生長的半直立捕蠅草,在夏季生長非常旺盛,并且粘連的齒會達到最佳狀態。但它們并非所有夾子的齒都是粘連在一起的,偶爾也會長出正常的典型捕蠅草特征的夾子,這一點在冬季尤為明顯。

這也是它們區別于模糊牙捕蠅草的一個重要特征。在捕蟲能力上,它們比其它嚴重變異的捕蠅草要好一點,但因為那些“漏風的大牙”導致它們并不容易抓住獵物,所以更傾向于觀賞,而不是好的室內除蟲幫手。

融齒捕蠅草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法:捕蠅草可以自花授粉,但通常得進行人工授粉才確實會結果。不過,捕蠅草的人工授粉并不見得會成功,這是因為授粉的時機不對。捕蠅草的花開時,并非是雌、雄蕊都是同時成熟的。

當花剛開時,其雄蕊已經成熟了,但雌蕊并未成熟,此時替它授粉是沒用的。捕蠅草的雌蕊通常比雄蕊慢一天成熟,故正確的做法是等花開的第二天后再進行授粉的工作。我們也可以觀察雌蕊的型態來判斷是否成熟。未成熟雌蕊末端的柱頭是圓的,成熟雌蕊末端的柱頭會裂開,像綿絮狀;只有成熟的雌蕊才能成功授粉。

若授粉成功,花會在1~2天內凋謝,而子房(雌蕊的基部)會膨大,再過數星期果實就能成熟。捕蠅草的種子呈黑色,水滴狀;一個果實通常含有十幾粒種子。種子的數量和植株本身的健康、大小有關。

健壯的植株通常能結多一點種子。有時候授粉的方法正確,但種子還是結不出來,最大的問題就是捕蠅草不夠健壯,或是在開花期間沒有持續給予足夠的光照,此時就算成功授粉,也難以結出種子。

捕蠅草的種子比較不耐保存,因此最好在采收后盡早播種。有時候,若想做異株授粉,但要用來雜交的植株并沒有同時開花,此時可以先將花粉收集下來,放到冰箱中保存,以延長花粉的壽命。

由于開花對植物來說是一項耗費養分的活動,因此若沒有必要,就不要讓捕蠅草開花,特別是你希望種出很大株的捕蠅草時,其抽出的花莖要盡早剪掉,防止捕蠅草將養分消耗在開花上。由于捕蠅草在季節到了就會開花,有些衰弱的植株也會勉強開花,但為了保護植株,還是剪掉花莖。

無性繁殖法

葉插法:捕蠅草常用的繁殖法是葉插法,也就是將一段葉柄插到土中,便能長出新的植株。在春末到夏初,捕蠅草生長旺盛的季節,將捕蠅草從土中挖出來后,我們就可以見到其埋藏在土中白色瓣狀的葉柄。

將捕蠅草的捕蟲夾連葉柄(像葉片的部分),連同白色的葉柄基部一起剝下,再將這些葉柄放到栽培介質上,維持高濕度并給予明亮的光照,過數個星期后便會冒出新芽了。

新芽形成的過程很慢,要有耐心去等。只要葉柄基部沒有變黑、腐爛,便要一直等下去。由于這一階段的葉柄已經沒有根了,因此濕度的保持便很重要,要讓潮濕的栽培介質能附著在葉柄上才能提供水分;

此時的光照強度也很重要,需要明亮而充足的光線,但不能讓陽光直接照射,否則葉柄會太熱、乾掉。葉柄的年紀對于繁殖的成功率也有關,通常正值壯年的葉柄比較肥大,產生幼苗的機會最大;

老葉和幼葉比較不會產生新芽。因此,在繁殖時,我們可以將捕蠅草外圍的一圈葉柄拿來使用,剩下的中心處還可以種回去;如果葉柄能帶有根,那成功的機會會更高。

為了減少葉柄的折損,使用干凈的栽培介質比較不會讓葉柄腐爛,因此建議使用水苔作為葉插時的栽培介質,等到小苗長出來再考慮移植到別的地方。

分株法:捕蠅草會經常長側芽,當長到足夠大時,分株的鱗莖會從母株上自然分離,此時可挖取單獨栽培或在換盆的時候分開種植。(有時花莖上也會長芽,也可當成分株一樣栽培。)

花芽法:捕蠅草的花芽有時候會變成一棵植株!已經知道這種現象是因為溫差而引起的。假如日夜溫差很大,便會誘使捕蠅草的花芽轉變成為新的植株,此時可以將這棵小植株剪下來種到土中,便又是一株新的捕蠅草了。

病害防治:夏季悶熱潮濕,容易發生葉斑病、莖腐病,可噴灑廣譜殺菌劑防治。環境良好的通風、根部降溫、良好的光照、較大的日夜溫差都有助于減少病害的發生。如發現莖部已有部分腐爛,應立即把腐爛部分徹底清除,然后放入殺菌劑浸泡5分鐘,再植入消毒過的潔凈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