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為茄科草質藤本,生于山谷草地或路旁、田邊;國內外均有分布。該植物的全草或根可供藥用,中藥名分別為:白英(白毛藤)、白毛藤根。其中,全草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抗癌之功效;根可用于風濕性關節炎。
白英多年生5m,木質化,草質,莖、葉和葉柄密被具節的長柔毛。葉片先端漸尖,基部心形,上部全緣或波狀,下部常有1-2對耳狀或戟狀裂片,少數為全緣,中脈明顯。聚傘花序頂生或腋外側生;5淺裂,宿存藍紫色或白色,5深裂,裂片自基部向下反折極短,頂孔開裂;
雌蕊1,花柱細頭狀漿果球形,徑約1cm,熟時紅色。種子近盤狀,扁平。10-11月。也能耐旱,耐寒,植株在露地能越冬。對環境和土壤條伯要求不嚴,適應性極強,能耐栽培以疏松肥活,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好。
10-12月當由青變深時,采集成熟的果實。先用3溫水浸泡24小時,置清水中揉搓漂洗,除去果肉及雜質,漂洗去癟籽,將沉淀于底層的飽滿種子撈出,晾干后隨即 春、夏、秋季均可播種。
白英的生態習性:白英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耐旱、耐寒、怕水澇。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為好。重粘土、鹽堿地、低洼地不宜種植。
白英的栽培技術:白英屬草質藤本,喜濕暖濕潤氣候,耐陰濕。適宜砂質壤土及粘壤土栽培。分根繁殖。掘起老株,分根時切口要小,并抹上新高脂膜防水分蒸發、防曬抗旱、防感染。栽種后用新高脂膜噴施在植物表面,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保護植株茁壯成長。
栽種后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除草松土,培土追肥。適時噴施壯莖靈,可使植物桿莖粗壯,植株茂盛,同時可提升抗災害能力,減少農藥化肥用量,降低殘毒。同時加強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并噴施新高脂膜增強防治效果。在秋末要做好越冬防寒保溫工作,確保安全越冬,以保來年的豐收。
以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中旬為適宜播種。在整籽的苗床上,開淺溝條播或撒播。條播,按行距20-25厘米橫向開溝,深1-1.5厘米,播幅寬7-9厘米。然后,將種子用5-7倍的火土灰或細土拌勻,均勻撒入溝內。
播后覆蓋過篩的細肥土,厚1厘米左右,以不見種子為度。最后,畦面蓋草,保溫保濕。當氣溫上升至18-20攝氏度時,7-10天出苗。出苗后及時揭去蓋草,加強田間管理,培育至當年秋季或翌年春季出圃定植。
撒播,先將苗床灌水,濕潤畦面。然后,將種子拌火土灰或細土均勻地撒于畦面上,撒蓋1薄層過篩的細肥土,播后用竹掃把輕輕拍打,使種子與畦土密接。最后覆蓋稻草,保溫保濕。
出苗后揭去,潑澆1次稀薄人畜糞水,促苗生長。當苗高3-5厘米時進行間苗,拔去密苗和弱苗。苗高7-9厘米時定苗,每隔7-10厘米留壯苗1株。培育1年即可移栽。春、秋兩季均可進行。
春插,于4月中旬至5月中旬,選1-2年生發育充實、健壯、無病蟲害的半木質化枝條,剪去頂梢過于 柔嫩和基部過于木質化部分,取其中段,剪成長20-25厘米的插條,摘除下部葉片,留上部葉片1-2片。
在下端近節處,剪成馬耳形斜面,溶液中浸泡3-5分鐘,取出沖洗去藥液,稍晾干后扦插。插時,在整平耙細的苗床上,按行距40-50厘米開溝深15-20厘米,將插條每隔7-10厘米(株距)斜插入1根,露出地面1/2-1/3。插后覆土壓緊,澆1次透水。以后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約半個月左右即可生根。
繁殖方式:用種子及分根繁殖。種子繁殖:北方地區春季播種,4-5月條播,行距40cm,保持土壤濕潤,約2星期左右出苗,苗出齊后間苗,株距15-20cm。分根繁殖:宜春、秋進行。當苗高20cm左右時,要搭架縛藤,以利生長。
種植要點
整地與施肥:選地勢高、排水好的田塊,精耕細作。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每畝施土雜肥5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鉀肥50公斤。然后做成1.5米寬的高畦,等待播種。
播種:白英用種子繁殖,分育苗和移栽兩步進行。也可扦播繁殖和分株繁殖。播種期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清明前后,秋播在封凍之前。育苗 播前先用耬在整好的畦面上開成淺溝,再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溝內,覆土澆水保墑,以利出苗。
齊苗后,加強田間管理,培育1年后,即可移栽。移栽 即將培育1年的白英苗,按行株距50×10厘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澆水保墑,以利成活。扦插繁殖 選1~2年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未木質化枝條,取其中段,剪成20厘米的插條。
摘除下部葉片,用ABT生根粉液浸泡處理后,按行株距40×10厘米,斜插入整好的畦面上。露出地面三分之一。經常澆水保墑,以利成活。分株繁殖,于秋季將株植地下根挖露土面,砍傷根皮,覆土。翌春即可萌發新苗。然后帶根挖出移栽即可。
田間管理:白英齊苗后,應注意中耕除草,干旱天氣經常澆水,陰雨天氣及時排水。苗高30厘米時在行間搭成支架,任其莖蔓攀援,以利通風透光。第一次收割之后,應立即追肥一次: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氫鉀10公斤。
病蟲害防治:白英病害較少,如果發現,按常規方法及時防治。病蟲主要有紅蜘蛛,可用克螨特防治。蚜蟲,可用氧化樂果防治。地下害蟲用辛硫鱗配毒餌誘殺。
收獲與加工:白英于夏秋季節莖葉生長旺盛時收割。每年收割二次,將白英莖葉齊根割下,曬干即可入藥出售。秋后,第二次收割莖葉后,再刨出地下根,去凈泥土,曬干,可一同作藥用。畝產莖葉200公斤,根3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