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南木蓮(學名:Manglietia chingii Dandy):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樹皮灰色,光滑、芽、嫩枝有紅褐色短毛。葉革質,倒披針形或狹倒卵狀橢圓形,上面無毛,深綠色有光澤,下面灰綠色,嫩葉被微硬毛或具白粉;側脈每邊12-14條。

花蕾卵圓形,花梗細長,向下彎垂,長4-7厘米,僅花被下有1環苞片痕;花被片9-11片,每輪3片,外輪3片常綠色,質較薄,橢圓形。聚合果卵圓形,長4-5厘米;蓇葖具疣點凸起,頂端具短喙;種子內種皮具突起點。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桂南木蓮的用途與木蓮相似,供建筑、家具、細木工用,也作庭園觀賞樹種。廣西用其皮作厚樸,稱野厚樸。生于海拔700-1 300米的砂頁巖山地,山谷潮濕處。產于中國廣東北部和西南部、云南、廣西、貴州。越南北部永富省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桂南木蓮喜肥沃濕潤的山地黃壤,pH值5-6。常與浙江柿、毛紅椿、天師栗、猴歡喜、闊瓣含笑、紫楠、陀螺果、山茉莉、白辛樹等樹種混生。桂南木蓮抗寒、抗旱、耐貧瘠、對土壤要求不嚴。

桂南木蓮的栽培技術

芽苗培育:桂南木蓮播種方法可隨采隨播或翌春3月撒播或條播,但為了提高種子發芽率及提早發芽,一般采用芽苗移栽法育苗。選擇好圃地,經過精耕細作,做好苗床,并用5%三氟氯氰脂乳油15升加辛硫磷50%乳油2升充水15千克進行噴灑防治地下害蟲。

然后將種子均勻地撒播在芽苗苗床上,覆蓋一層2厘米厚的黃心土,再拱上塑料薄膜,當種子80%左右發芽出土后,晴天的白天揭開兩頭塑料薄膜通風,晚上蓋回,以保持苗床內的溫度,當小苗90%左右出土后,選擇陰天或傍晚揭掉塑料薄膜,進行全光照煉苗7-10天,當幼苗側根發達時,即可移栽。

苗圃地宜選擇在地勢平坦、交通方便、排水良好、土壤肥活的砂質壤土。移苗前要深耕翻土,施足基肥,每667平米欄肥200千克或復合肥75千克,均勻撒入圃地,然后翻入土中,并施入硫酸亞鐵15千克或呋喃丹,以防地下害蟲,三耕三把。

作好苗床,一般苗床寬1-1.2米,高25厘米,間寬30厘米。當芽苗長至3-5厘米高,出現1-2枚真葉時,即可移栽,一般在4月中旬最佳,幼苗起苗后剪去過長主根,磷肥蘸根。

移栽時用竹筷在移植床上播一小孔,再壓緊土壤,栽畢及時澆足定根水,以后3-6天一次,移栽時間最好選擇在陰天進行,晴天應早晚進行,株行距以20厘米x20厘米為佳。

苗期管理:做好病蟲害防治的工作,除草要及時,掌握除草、除小、除了的原則。施肥一般在5-9月進行。要適時,少量多次,在小苗定植20天后,每隔10天左右,以濃度3-5%的稀薄人類尿或0.5%的尿素澆根周圍最佳,6月份后,用2%的復合肥澆苗根周圍或8-15千克復合肥施苗根周圍。

6月下旬至9月中旬,氣溫高,天氣灼熱,干早,根據桂南木蓮小苗喜陰特性,用50%透光率遮陰網搭棚遮陰,并及時灌溉。9月下旬后,停止施肥,在11月上中旬,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或0.1%硼砂,每隔7天一次,連噴1-3次,以促進苗木的木質化程度,提高苗木抗寒能力。

桂南木蓮的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桂南木蓮以種子繁殖為主。果實于9至10月成熟,去掉紅色假種皮的種子為黑色。處理好的種子應濕沙貯藏,切勿曝曬。鮮果出種率約5 %至6%,種子千粒重27至37克,種子優良度80%,發芽率60%,每畝播種量4至6公斤,產苗3萬株左右。一年生苗高40至50厘米,可出圃造林。

桂南木蓮的病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桂南木蓮的芽苗移栽后,立即用70%敵克松粉劑0.2%濃度溶液進行澆灌,并用甲基托布津0.125%濃度溶液等藥劑交替噴霧,每隔7-10天一次,起到殺菌防病,防止苗木摔倒病的發生。5-7月用0.067%濃度溶液敵殺死進行苗床噴霧,隔7-1Od一次,或用護地凈等撒施,以防治老虎等地下害蟲危害。

桂南木蓮的作用用途

觀賞價值:桂南木蓮的枝葉濃密,四季常青,葉片革質有光澤,陽光照射下,閃閃發亮。芽與嫩枝密生紅褐色毛,像披上一件金色的絨衣,十分醒目。先葉后花,花開在新梢頂端,雅致秀麗。

5至6月盛花時,好像千萬盞小巧“銀鐘”掛滿枝頭,又似上千只小白鴿振翅欲飛,令人稱奇。聚合果卵球形,成熟時紫紅色,懸掛在長長的果柄上,微風吹拂,悠悠揚揚,似碧波中紅色浮標在涌動。果開裂后,具鮮紅色假種皮的種子懸掛在白色絲狀長柄上,凌空擺動,十分美麗動人。

是木蓮屬中最具觀賞價值的優良樹種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該樹宜與落葉速生喬木混交,為其遮陰,能發揮速生特性。其次,不宜在馬路兩旁作為行道樹栽培。因桂南木蓮耐高溫與抗灰塵能力較差,在干旱貧瘠的土壤中生長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