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根海棠花大而多,色彩艷麗,姿態優美;兼有茶花、牡丹、月季等名花的姿、色、香,為秋海棠之冠。它性喜溫暖、濕潤及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生長適溫16-21℃,相對濕度70%-80%,要求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稍含酸性。
球根海棠多年生草本,有扁球形的塊莖。株高約30厘米,葉呈不規則心形;腋生聚傘形花序,花大而美麗,直徑5~10厘米,花色有粉紅、淡紅、桔紅、黃、乳白、白、 紫紅及多種過渡色,雌雄同株異花,有單瓣、半重瓣和重瓣,花瓣皺邊或呈雞冠狀。品種甚多。是著名的盆栽花卉,用作室內觀賞和花壇布置效果極好。
形態特征:球根海棠的葉互生,倒心臟形。葉尖尖銳,葉緣具齒牙和緣毛。球根海棠的總花梗腋生,花單性同株,雄花大而美麗,有單瓣、半重瓣和重瓣之分,雌花小型,花瓣數5,花色豐富,有白、紅、粉、橙、黃、紫紅及復色。
蒴果,種子極小,壽命為二年。球根海棠的花期夏、秋季。球根海棠是秋海棠科多年生塊莖花卉。莖肉質,有毛、直立。 地下莖塊為不規則的扁球形,株高為30-100,莖直立或鋪散,肉質,有毛 ,場分枝。
生長習性:球根海棠喜溫暖環境。生長適溫為16℃至21℃,不耐高溫,當溫度超過32℃時,易引起莖葉枯萎和花芽脫落,35℃以上,地下塊莖易腐爛死亡。塊莖的貯藏溫度以5℃至10℃為宜。為球根海棠提供一個相對濕潤的生態環境對其生長十分有利。
如果水分供應不足,植株的莖葉易凋萎倒伏,直接影響生長。相反,如果水分供應過量,盆內會出現積水和通氣不好的現象,塊莖常常發生水漬狀潰爛。塊莖休眠期要停止供水,保持干燥。
球根海棠對光照的反應敏感。如果冬季光照不足,葉片則會生長瘦弱,甚至會完全停止生長。在夏季開花期,要是光照不足,會導致葉片和花數減少,植株生長矮小。
葉片增厚、卷縮,葉色變紫。球根海棠在長日照條件下可促進開花,而在短日照條件下會提早休眠。采用草炭栽培有利于塊莖的生長。介質pH值以5.5至6.2的微酸性為好。
球根海棠的繁殖方式:球根海棠常用播種、扦插和塊莖分割法繁殖。
播種繁殖:根據品種進行春播或秋播.由于球根海棠種子極細小,播種時需與細土均勻拌和播種于淺盆中.播種后不必覆土.播種用土可用腐葉土、泥炭、河沙或礱槺灰混合過篩配制,第1次澆水宜采取浸水法。
讓清水從盆底口向上滲至盆面濕潤即可,蓋上玻璃,置于半陰處。以后不必天天澆水,只要保持盆土濕潤,在23℃左右溫度下。約3周就可發芽,出苗后揭去玻璃,逐漸增加光照。
當長出2片真葉時可進行間苗,4片真葉時移栽于小盆,需經23次逐級換盆,從播種到開花需6-7個月時間。用小粒種子播種,于早春1-2月室內播種,溫度18-21℃左右,2-4周可出苗。播種和出苗后的管理同四季秋海棠。
塊莖繁殖:在塊莖萌芽前,用鋒利的小刀沿塊莖頂部進行分切,使每塊均帶有1-2個芽眼,切口處涂上草木灰或硫磺粉以加速干燥,防止病菌感染,稍陰干后種植。種植深度:以部分塊莖稍露土為好,不然易發生腐爛.塊莖繁殖時不宜選用3年以上的老塊莖為繁殖材料.
扦插繁殖:該方法主要用于不易結籽的重瓣品種的繁殖.取長約6厘米的側枝,留部分頂葉,待切口稍干后插于濕沙床,遮蔭,在20℃溫度下,空氣濕度為80%左右,3周后便可發根。
以6-7月為宜,選擇健壯帶頂芽的枝莖,長10厘米左右,除去基部葉片,僅留頂端1-2片葉,等切口干燥后再插于粗沙或蛭石中。保持沙床濕潤,在21℃的室溫下,約3周后愈合生根。插后兩個月上盆,當年可以開花。
球根海棠的養護要點:球根海棠植株脆嫩,著花時需設立支柱,以防倒伏或折斷。當氣溫降到5℃以下時,球根海棠即停止生長進入休眠期,此時可將其地上部分剪去,挖出球根,稍曬干后放在冷室內進行沙藏。
若株數較少,也可留在盆內加蓋細沙土,保持盆土略有濕氣,里干室內通風干燥處貯藏即可。貯藏溫度以5-8℃為宜,最低不能低于2℃,否則球根易受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