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紅吊蘭,又名花蔓草、口紅花,為苦苣苔科芒毛苣苔屬多年生常綠蔓生草本花卉。枝長20厘米左右,枝條有棱角,伸長后呈半匍匐狀,平臥,多分枝。葉卵形對生,稍帶肉質。
花序多腋生或頂生,形態酷似口紅,花萼筒狀,很像口紅的筒狀外殼,故稱為“口紅吊蘭”。其濃綠的葉片再配上鮮紅、奇特的花冠,頗受人們的喜愛,是家庭居室垂吊觀花植物中之佳品。
形態特征:口紅吊蘭的葉對生,肉質肥厚、鮮亮青翠。枝條有棱角,伸長后呈半葡萄狀。枝條頂端開花,花色桃紅色至緋紅色,中心淡黃,形似菊花,瓣狹小,具有光澤,自春至秋陸續開放,雄蕊多數;子房下位,無花柱,柱頭4。蒴果肉質,星狀開裂4瓣;種子多數。口紅吊蘭的花期一般是在當年的11月至翌年的6月。
生長習性:紅吊蘭管理粗放,養護簡單,栽培土質以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為佳,排水力求良好。栽培處必須陰涼通風,日照約50%-70%,忌強光直射。生育適溫約15-25℃。
3—9月生長旺期需水量較大,要經常澆水及噴霧,以增加濕度;秋后逐漸減少澆水量,以提高植株抗寒能力。一年中除盛夏中午的強光應適當遮蔽外,其他時間應給予充足的光照,尤其是冬季。
喜半陰環境,如放置地點光線過強或不足,葉片就容易變成淡綠色或黃綠色,缺乏生氣,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甚至于枯而死;如陽光直射,空氣干燥,最容易引起枯焦,所以應置于陰涼通風處,并注意保持環境濕度。忌連續高溫多濕,排水、通風不良將會引起腐爛。
口紅吊蘭的栽培技術
盆土選擇:口紅吊蘭盆土以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為佳,排水力求良好。盆栽用土以微酸性為好,可用泥炭土、沙和蛭石配制成的盆栽培養土,并加入適量過磷酸鈣。
適宜放置位置:口紅吊蘭應置于陰涼通風處,并注意保持環境濕度。忌連續高溫多濕,排水、通風不良將會引起腐爛。口紅吊蘭不耐寒,冬天需入室越冬。
對光照的要求:喜半陰環境,一年中除盛夏中午的強光應適當遮蔽外,其他時間應給予充足的光照,尤其是冬季。如放置地點光線過強或不足,葉片就容易變成淡綠色或黃綠色。
澆水:盆土宜經常保持濕潤狀態,切忌盆內積水,以免引起根系腐爛。3—9月生長旺期需水量較大,要經常澆水及噴霧,以增加濕度;秋季天氣逐漸涼冷,要逐漸減少澆水量和施肥量。冬季盆土宜稍干燥。
修剪小技巧:生長旺盛時,可適當摘心,促進分枝。冬季花期過后,應及時剪除開過花的殘莖,可節省養分,促發新枝,使其多孕蕾開花。
口紅吊蘭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土壤:土壤盆栽作為比較常見的栽培方式,主要應該注意的是土壤的選擇,由于口紅吊蘭原產與南美,其比較適合弱酸性土壤。這個時候如果采用偏堿性的土壤就有可能導致口紅吊蘭的根莖被堿所蝕從而影響存活率。因此有條件的在盆栽之前,最好用ph試紙測試一下土壤的ph值。
水培:很多人因為從美觀和清潔的角度上考慮因而喜歡用透明的玻璃杯水培口紅吊蘭。水培口紅吊蘭的主要注意事項就是對水的把握程度,有的新手培育,以為口紅吊蘭是喜水的植物因而將水弄得滿滿的,結果沒幾天口紅吊蘭的根就被浸泡腐爛。因此最好將水倒到浸泡根的三分之二左右即可。因為植物的跟同樣需要呼吸作用。
光照:口紅吊蘭是好光的植物,其光合作用極強。而植物的有機生成過程主要靠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成自身的有機營養成份。因此應該白天將其放在室外,當然對于酷夏的時候,中午的天氣一般太熱,應該將其放置在陰涼的地方,以免陽光過強導致葉片枯萎。
溫度:口紅吊蘭原產地全年溫度較高,對于移植之后對溫度的要求依然比較高。如果溫度過低,就有可能導致口紅吊蘭處于休眠狀態。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千萬不可將口紅吊蘭放置在室外,那樣會導致口紅吊蘭的葉片,因為溫度過低而凍傷。因此天氣冷的時候,應該將其放在室內防寒。
澆水:盆土宜經常保持濕潤狀態,切忌盆內積水,以免引起根系腐爛。3—9月生長旺期需水量較大,要經常澆水及噴霧,以增加濕度;秋季天氣逐漸涼冷,要逐漸減少澆水量和施肥量。冬季盆土宜稍干燥。
日常護理:種花一時,護花一生。對于花來講,養護是關鍵。養護重在平時,平時主要應該從形、色上面來評估口紅吊蘭。如果口紅吊蘭出現葉片發黃的情況。就應該考慮是否出現營養不良,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給口紅吊蘭添加點有機化合物。如果出現枯萎就應該考慮澆水的頻率是否太少或者是土壤排水是否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