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蘭(拉丁文名: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又名虎尾蘭、千歲蘭, 為天門冬科、虎尾蘭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原產洲西部,中國各地有栽培。虎皮蘭根莖呈匍匐狀生長,無莖。

植株高度可達1米左右,葉片叢生并直立,肥厚革質,兩面均有不規則的暗綠色云層狀橫紋,如虎尾而得名。有橫走根狀莖。葉基生,常1~2枚,也有3~6枚成簇的,直立,硬革質,扁平,但家庭中栽培常不見花開,以欣賞葉片為主。

生長習性:虎尾蘭較耐寒,冬季室溫只要不低于8℃仍能緩慢生長,當室溫降到3℃左右時葉片受凍萎縮。怕暑熱,生長適溫為20~28℃。耐陰性極強,可常年在蔭蔽處生長,怕陽光暴曬。

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很小的土壤體 積內也能正常生長,喜疏松的沙土和腐殖土,耐干旱和瘠薄,怕水澇,長時間的干旱雖不會枯死,但葉片變薄、變瘦,并失去光澤。

虎皮蘭的栽培技術

種植管理:一般放置于陰處或半陰處,但也較喜陽光,惟有光線太強時,葉色會變暗、發白。喜歡溫暖的氣溫。其適宜溫度是18~27℃,低于13℃即停止生長。冬季溫度也不能長時間低于10℃,否則植株基部會發生腐爛,造成整株死亡。

澆水要適中,不可過濕。虎尾蘭為沙漠植物,能耐惡劣環境和久旱條件。澆水太勤,葉片變白,斑紋色澤也變淡。由春至秋生長旺盛,應充分澆水。冬季休眠期要控制澆水,保持土壤干燥,澆水要避免澆入葉簇內。用塑料盆或其它排水性差的裝飾性花盆時,要切忌積水,以免造成腐爛而使葉片以下折倒。

施肥不應過量。生長盛期,每月可施1~2次肥,施肥量要少。長期只施氮肥,葉片上的斑紋就會變暗淡,故一般使用復合肥。也可在盆邊土壤內均勻地埋3穴熟黃豆,每穴7~10粒,注意不要與根接觸。從11月至第二年3月停止施肥。

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很小的土壤體積內也能正常生長,喜疏松的沙土和腐殖土,耐干旱和瘠薄。生長很健壯,即使布滿了盆也不抑制其生長。一般兩年換一次盆,春季進行,可在換盆時使用標準的堆肥。

種植方式:虎尾蘭為百合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蒔養容易,比較耐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強,是常見的室內優良盆栽觀葉植物,適宜裝飾書房、客廳等場所。常用分株法、扦插法繁殖:

分株:適合所有品種的虎尾蘭,一般結合春季換盆進行,方法是將生長過密的葉叢切割成若干叢,每叢除帶葉片外,在切口涂抹愈傷防腐膜,并隨即在植株噴施新高脂膜保溫防凍。

稍晾后便可上盆,上盆時在植株根部可撒一些細沙,以利成活。盆土要選疏松、肥沃、通透性能好的沙質培養土。還要有一段根狀莖和吸芽,分別上盆栽種即可。

扦插:僅適合葉片沒有金黃色鑲邊或銀脈的品種,否則會使葉片上的黃、白色斑紋消失,成為普通品種的虎尾蘭。方法是選取健壯而充實的葉片,剪成5~6厘米長,插于沙土或蛭石中,露出土面一半,保持稍有潮氣,一個月左右可生根。

插后注意保持一定的濕度,當扦插基質稍干后,用細眼噴壺噴水,但也不宜過濕,以免腐爛,并噴施新高脂膜能防止病菌侵染,增強光合作用強度,提高成活率,后放置于有散射光、空氣流通的地方。

虎皮蘭的功效與作用

1、虎皮蘭的欣賞價值:虎皮蘭是蘭花科的一種植物,自然繼承了蘭花科植物的優點,比如說顏色的青翠欲滴,虎皮蘭是因為整體長相比較偏向于老虎尾巴的樣子,上面布滿了斑點,顏色也偏近,因此而得名。而在我們的生活中,虎皮蘭的模樣有許多喜愛的人,是一種極富觀賞性的植物。虎皮蘭布置,適用于家庭,辦公環境的裝飾,用來美化環境。

2、虎皮蘭的空氣凈化:虎皮蘭除了一般的光和綠化作用,還是一種天然的空氣凈化器,被譽為室內的清道夫。虎皮蘭可以吸收空氣中的甲醛,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害氣體,同時釋放氧氣,對空氣很好的凈化作用,它能保證室內空氣清新,給我們創造一個干凈的生存環境。

可以有效地去除居室內因為裝修或者空氣污染等原因造成的污染,有效地吸收有害氣體。有研究表明,虎尾蘭可吸收室內80%以上的有害氣體,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強,并能有效地清除二氧化硫、氯、乙醚、乙烯、一氧化碳、過氧化氮等有害物。

3、虎皮蘭的食用價值:虎皮蘭還有一定的食用價值,可以作為藥材食用。但是因為虎皮蘭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說再食用的時候一定要控制好分量,最好在醫生的囑咐下食用,不要自己自行服用,以免造成身體上不可挽回的傷害,威脅生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