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棘又名救兵糧、救命糧、火把果、赤陽子,薔薇科火棘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4m,通常采用播種、扦插和壓條法繁殖。 火棘樹形優美,夏有繁花,秋有紅果,果實存留枝頭甚久,在庭院中做綠籬以及園林造景材料,在路邊可以用作綠籬,美化、綠化環境。

生長習性:喜強光,耐貧瘠,抗干旱;黃河以南露地種植,華北需盆栽,塑料棚或低溫溫室越冬,溫度可低至0℃、水搓子。對土壤要求不嚴,而以排水良好、濕潤、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為好。

形態特征:火棘常綠灌木,高達4m。側枝短,先端成刺狀,嫩枝外被銹色短柔毛,老枝無毛。葉互生在短枝上簇生;葉柄短,無毛或嫩時有柔毛;葉片倒卵形至倒卵狀長圓形,長1.5-6cm,寬0.5-2cm,先端圓鈍或微凹,有時具短尖頭,基部楔形,不延連于葉柄,邊緣有鋸齒,近基部全緣。

花兩性,集生復傘房花序;葉柄長約1cm;萼筒種狀;萼片5,三角形,先端鈍;花瓣近圓形,白色;雄蕊20,花藥黃色,花柱5,離生,子房上部密生白色柔毛。果實近球形,直徑約5mm,橘紅或深紅色。花期3-5月。果期8-11月。

火棘的栽培技術

適生場所:火棘屬亞熱帶植物,性喜溫暖濕潤而通風良好、陽光充足、日照時間長的環境生長,最適生長溫度20~30℃。另外,火棘還具有較強的耐寒性,在 -16℃仍能正常生長,并安全越冬。

如在冬季氣溫高于10℃的地方種植,植株休眠不利,就會影響翌年開花結果。火棘雖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但為了植株生長發育良好;還是應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松,富含有機質,較肥沃,排水良好,pH5.5~7.3的微酸性土壤種植為好。

施肥:火棘施肥應依據不同的生長發育期進行。移栽定植時要下足基肥,基肥以豆餅、油柏、雞糞和骨粉等有機肥為主,定植成活3個月再施無機復合肥;之后,為促進枝干的生長發育和植株盡早成形,施肥應以氮肥為主;

植株成形后,每年在開花前,應適當多施磷、鉀肥,以促進植株生長旺盛,有利植株開花結果。開花期間為促進坐果,提高果實質量和產量,可酌施0.2%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冬季停止施肥,將有利火棘度過休眠期。

澆水:火棘耐干旱,但春季土壤干燥,可在開花前澆肥1次,要灌足。開花期保持土壤偏干,有利坐果;故不要澆水過多。如果花期正值雨季,還要注意挖溝、排水,避免植株因水分過多造成落花。果實成熟收獲后,在進入冬季休眠前要灌足越冬水。

整形:火棘自然狀態下,樹冠雜亂而不規整,內膛枝條常因光照不足呈纖細狀,結實力差,為促進生長和結果,每年要對徒長枝、細弱枝和過密枝進行修剪,以利通風透光和促進新梢生長。

火棘成枝能力強,側枝在干上多呈水平狀著生,可將火刺整成主干分層形,離地友40cm為第一層,3~4個主枝組成,第三層距第二層30cm,由2個主枝組成,層與層間有小枝著生。

整枝:在開花期間為使營養集中,當花枝過多或花枝上的花序和每一花序中的小花過于密集時,要注意疏 除。火棘易成枝,但連續結果差,自然狀態下僅10%左右,因此應對結果枝年進行整枝,對多年生結果枝回縮,促使抽生新梢。

對果枝上過密的果實也要適當疏除,這樣,既可保證果大、質好,又可避免因當年結果過多,營養消耗過大而出現“大小年”。火棘成花能力較強,對過繁的花枝要短戳促其抽生營養枝,并于花前人工或化學疏除半數以上的花亭以及過密枝、細弱枝。

使光線能直接照進內膛,年修剪量以花枝量為準,葉和花亭比為70:1為佳。結果后,果枝在每年結果后都要進行修剪,特別要注意短截長枝只留3~4個節,促其形成結果母枝,提高第2年果實的產量和質量。另外,果實成熟后就要及時采摘,以免繼續消耗植株營養,不利翌年開花結果,影響產量。

火棘繁殖,可用播種法或上插法,播種可于9月種子成熟后采收,清理洗凈后即可播下,也可放在干砂中藏至第二年春季再播。扦插取用嫩枝老枝均可,嫩枝扦插宜在6-9這段時間,取半木質化的枝條,比較容易成活。

在制作小型盆景時,為加快成型,常剪姿態較好的多年生老枝,于春季草木萌動前或梅雨季節扦插,成活率也比較高,如6、7月的梅雨季節;取枝扦在硬石中,放置在濕潤且光線明亮處,注意保持基質濕潤,約2個月就能生根。

扦插苗生根上盆后,為提高成苗率,冬季一定要放入溫室或大棚內越冬,否則容易死亡。盆栽火辣若想要它多結果,首先要給予充足的光照,并根據造型的需要,在萌發前對植株進行短截修剪,保留一小部分結果枝,不要貪多。

剪后要施2次15%的餅肥水;且在開花期間追施-次復合肥。開花時,如通風雨,要移入室內,以免影響授粉結實,花后要施1-2次復合肥;進入秋季時,在果實膨大期再施3次餅肥水。

在生長期,澆水要掌握問干問濕,對萌蘗枝、細弱枝要給予疏除,對旺盛生長枝要作短截或摘心,以促進枝條充實,果實發育快和株形優美。入冬后將火棘移入室內向陽處,則果實可延至5月與第二年花期相接,使白花紅花果相映成趣。

在火棘的栽培過程中,易受蛀干害蟲和紅蜘蛛危害,對蛀干害蟲可用棉球漫300倍的40%的敵敵畏液,塞入害蟲排泄孔, 并用泥巴將蛀孔密封堵塞;紅蜘蛛可用三氯殺螨醇或氧化樂果噴殺。

火棘的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火棘果實10月成熟,可在樹上宿存到次年2月,采收種子以10~12月為宜,采收后及時除去果肉,將種子沖洗干凈,曬干備用。翌年3月上旬,將種子和細沙一起均勻地撒播于冬前準備好的苗床,覆蓋細土,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宜。

因種子較小,覆土不可過厚,并在苗床上覆蓋稻草,澆足水。約10天左右開始出苗,此時去除稻草,并視苗床濕度進行水分管理。播種出苗率為80.6%。用0.2‰的赤霉素處理能夠提高火棘種子的發芽率。

火棘適宜第二年春季播種,種子貯存時間太長,種子萌發率明顯下降,并且火棘不宜在20℃以下的環境中播種。火棘秋播為好,播種前可用萬分之二濃度的赤霉素處理種子,在整理好的苗床上按行距20~30cm,開深5cm的長溝,撒播溝中,覆土3cm。

苗期3個月內每天要查看溫、濕度。若低于20℃或高于30℃,均應采取升溫或降溫措施,主要措施有控制遮蔭、噴霧等。若無異常情況,每周澆水1次即可。雨季要注意防水、排水。

扦插繁殖:春插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選取一、二年生的健康豐滿枝條剪成15~20厘米的插條扦插。夏插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選取一年生半木質化,帶葉嫩枝剪成12至15厘米的插條扦插。

下端馬耳形,并用ABT生根粉處理,在整理好的插床上開深10cm小溝,將插穗呈30度斜角擺放于溝邊,穗條間距10cm,上部露出床面2~5cm,覆土踏實,注意加強水分管理,一般成活率可達90%以上,翌年春季可移栽。

壓條繁殖:春季至夏季都可進行,進行壓條時,選取接近地面的1~2年生枝條,預先將要埋入土中的枝條部分刻傷至形成層或剝去半圈枝皮,讓有機養分積蓄在此處以利生根,然后將枝條刻傷至形成層埋入土中10~15厘米左右,1~2年可形成新株,然后與母株切斷分離,于第二年春天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