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蘭,在中國,蘭花自古以來就被看作是高潔幽雅的象征,古人將蘭封為“四君子”之一,欣賞它空谷獨幽、淡雅質樸的氣質,與花大色艷的洋蘭相比,顯然更符合咱們東方人的傳統審美風格。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國人的審美也在悄然發生著改變,中山裝換成了各式洋裝,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喜愛花大色艷,充滿熱帶風情的洋蘭。

下面好花網就為各位花友介紹洋蘭之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哥倫比亞的國花——卡特利亞蘭。這類蘭花產于美洲,優美的身形匯聚萬種風情,艷麗的色彩配以芳香的氣息,是當之無愧的“洋蘭之王”。作為熱帶蘭的代表,備受歐美園藝愛好者的青睞。原生種卡特利亞蘭多數在19世紀被發現,而現在,通過園藝學家們的雜交培育,卡特利亞蘭家族呈現出了爆發式的增長,不斷刷新著我們對美的認知。

卡特利亞蘭最早被發現的原生品種是 Cattleya labiata,1817年,它在巴西的Pernambuco被生物學家。

卡特利亞蘭的假鱗莖紡錘形或圓柱形,直立,或大或小。葉革質,長橢圓形,單葉或雙葉頂生。氣生根初生時為綠色,之后除根冠外均變成白色,附生在樹干與巖石上,裸露在空氣中吸收水分,養分來自于與其共生的蘭菌。

大多數卡特蘭的花從假鱗莖中抽出,也有些從橫生根莖的節上抽出。花期隨種類而不同,四季皆有,通常一年一次開花,花期較長。一般開1至數朵花,多花種類可達數十多,色彩各異。卡特蘭的三片花萼與三片花瓣共同組成一朵頗具觀賞價值的“花”,而在花瓣,尤其是特化的唇瓣上往往有不同的形態和顏色變化,即使是同一個物種,不同個體的花瓣顏色也可能略有差異,這些差異賦予了卡特蘭無窮的魅力。

原生種卡特利亞蘭多數附生在高海拔的雨林樹上或巖壁上,遍布于安第斯山脈海平面到3500米海拔之間,從中美洲的墨西哥至南美的巴西的廣袤區域,都有它們的身影,原產地均具有晝夜溫差大,雨旱季分明的特點,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眾多各具特色的原生卡特利亞蘭。

此外,此屬的蘭種在屬內及屬間均極易雜交,使得雜交品種更是數不勝數。雜交出的品種不僅花大,而且色彩更加多樣,從純凈的白色到熱情的紅色,其間還不乏黃、綠及復色的式樣,匯在一起可謂五彩紛呈。無論原生種還是雜交種,都讓人眼花繚亂,欲罷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