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財樹又名馬拉巴栗、瓜栗、中美木棉、鵝掌錢。為木棉科常綠小喬木。發財樹原產拉丁美洲的哥斯達黎加、澳洲及太平洋中的一些小島嶼,我國南部熱帶地區亦有分布。發財樹為多年生常綠灌木,性喜溫暖、濕潤。

向陽或稍有疏蔭的環境,發財樹忌陽光暴曬,否則會枯萎死亡。發財樹是大眾化的盆栽,氣溫滿足20℃以上的溫度就可以播種,播種發芽率還是挺高的,相比于買來的扦插盆栽,自己播種的發財樹則更容易養護。

形態特征:發財樹的小葉5-11,具短柄或近無柄,長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無毛,背面及葉柄被銹色星狀茸毛;中央小葉長13-24厘米。

寬4.5-8厘米,外側小葉漸小;中肋表面平坦,背面強烈隆起,側脈16-20對,幾平伸,至邊緣附近連結為一圈波狀集合脈,其間網脈細密,均于背面隆起;葉柄長11-15厘米。

發財樹的花單生枝頂葉腋;花梗粗壯,長2厘米,被黃色星狀茸毛,脫落;萼杯狀,近革質,高1.5厘米,直徑1.3厘米,疏被星狀柔毛,內面無毛,截平或具3-6枚不明顯的淺齒,宿存,基部有2-3枚圓形腺體;

花瓣淡黃綠色,狹披針形至線形,長達15厘米,上半部反卷;雄蕊管較短,分裂為多數雄蕊束,每束再分裂為7-10枚細長的花絲,花絲連雄蕊管長13-15厘米,下部黃色,向上變紅色,花藥狹線形,弧曲,長2-3毫米,橫生;花柱長于雄蕊,深紅色,柱頭小,5淺裂。發財樹的花期4-5月。發財樹的果期9-10月。

生長習性:發財樹性喜溫暖、濕潤,向陽或稍有疏蔭的環境,生長適溫20℃至30℃。夏季的高溫高濕季節,對發財樹的生長十分有利,是其生長的最快時期,所以在這一階段應加強肥水管理,使其生長健壯。

冬季,不可低于5℃,最好保持18℃至20℃。忌冷濕,在潮濕的環境下,葉片很容易出現潰狀凍斑,有礙觀賞。發財樹適生于溫暖濕潤通風良好環境,喜陽,也稍耐陰,在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中生長最好。

發財樹的繁殖方式

技術要點:苗床整理選擇土質深厚、肥沃、背風向陽、排灌良好的沙質壤土地塊作為圃地,做成寬1米的畦面,長度10米,以南北走向為宜,對畦面進行深翻,除去表土,砸實,下層鋪一層3厘米厚的石礫。

上鋪10至15厘米厚的新鮮河沙與爐渣按2:1混合的基質沙土,濕度以手握成團,松手即散為宜。用40%的福爾馬林400倍液噴灑床面,淋透深度為3至5厘米,用塑料薄膜覆蓋3天,進行土壤消毒,消滅土壤中的病蟲。

插條采集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性狀優良的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在陰天或無風的早晨剪取,剪留長度為6至7厘米,下切口為馬蹄形,位于葉或腋芽下,切口要光滑,利于形成愈合組織。一般每個插條帶2個掌葉。注意不要傷及葉片,以利光合作用。

扦插時機:適時扦插于6月下旬至8月上旬進行扦插,應在早晚隨剪隨插。扦插前,將插條的二分之一放于25PPM的(1)號ABT生根液中浸泡20至24小時,取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

用小木棍在畦面上打孔,然后順孔插入,再封孔壓實。插條較短時可直插,插條較長時可斜插,扦插深度以不歪倒為準,一般3至5厘米。插后及時澆透水,對不正的插條扶正,用塑料布蓋好,四周用土壓實。

扦插后管理:苗期管理扦插后要保證適合生根的環境條件。一般土溫比氣溫高3℃至5℃,插床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0%至90%,光照要求30%。每天通風換氣1至2次,6至8月氣溫高,水分蒸發快,于早晚各用細噴壺噴水一次,溫度保持在23℃至25℃之間。

苗木成活后,及時追肥,以速效性肥料為主,前期以氮磷肥為主,中期氮磷鉀適當配合,后期為促進苗木木質化,可于8月底前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停止使用氮肥。

一般15天左右產生愈傷組織,30天左右開始生根。發財樹性喜高溫濕潤和陽光照射,每隔3至5天,用噴壺向葉片噴水既利于光合作用的進行,又可使枝葉更美觀。一般當年生苗高40至50厘米。

幼苗移栽:幼苗移栽發財樹幼苗上盆前先要配制營養土。用腐葉土3份,沙子2份,園土4份,充分發酵的有機肥1份,混合均勻后栽植。移栽時要注意不要傷及幼嫩的根部,深度以原根基部為準,栽后澆透水,放于陰涼處緩苗,避免陽光直接暴曬,以后每天視盆土情況澆水。

水培繁殖:選取生長健壯的小型土培植株,用洗根法進行水培養植,最好加入陶粒做基質,既能固定植株,又有利于生根。水培初始 2~3天換一次清水,2周后可長出新根。

當植株完全適應環境時,加入觀葉植物營養液進行養護,每2~3周更換一次營養液。生長期間若能經常向葉面噴施 0.1%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不但能保持油嫩翠綠,而且還能促其根莖膨大。

沙培繁殖

苗床整理:選擇土質深厚、肥沃的圃地,調成寬1米的畦面,長度視數量多少而定,以南北走向為宜,對畦面進行深翻,去除表土,砸實,下層鋪一層3厘米厚的石礫。

上鋪10至15厘米厚的新鮮河沙與爐渣,濕度以手握成團,松手即散為宜。用40%的福爾馬林400倍噴灑床面,淋透深度為3至5厘米,用塑料蒲膜覆蓋3天,進行土壤消毒。

插條采集:選生長健壯的當年生半木質化枝條,在陰天或無風的早晨剪取,剪留長度為6至7厘米,下切口為斜面,位于葉或腋芽下,切口要光滑,利于形成愈合組織。一般每個插條帶兩個掌葉,注意不要傷及葉片,以利光合作用。

精細扦插:發財樹于6月下旬至8月上旬進行扦插,應選夏天的陰天或早晚隨剪隨插。扦插時,將插條的二分之一放于25PPM的(I)號ABT生根液中,浸泡20至24小時,撈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

用小木棍在畦面上打孔,然后順孔插入插條,再封孔壓實。插條較短時可直插,插條較長時可斜插,扦插深度以不歪倒為準,一般3至5厘米,插后及時澆透水,把不正的插條扶正,用塑料布蓋好。

苗期管理:扦插后每3天通風換氣一次,6至8月氣溫高,水分蒸發快,于早晚條噴水一次,溫度保持在23至25度之間,濕度為田間持水量的80%左右。為促進苗木木質化,可于8月底前噴布0.2%的磷酸二氫鉀,為防止真菌感染,每隔7天于畦面噴灑一次甲基托布津或多菌靈。一般15天左右產生愈傷組織,30天左右開始生根。

幼苗移栽:苗木上盆以前先要配制營養土,用腐葉土3份,沙子1份,園土2份混合后栽植。移栽時,要注意不傷及根部,深度以原根基部為準,栽后澆透水,放于遮陽處,避免陽光暴曬,以后每天視盆土情況澆水,要做到見干見濕。

播種繁殖:四季皆可,春天最佳。種子覆不覆土皆可,但覆土時不宜過深。時時澆水保持介質濕度較易發芽。此法較易培養出優美樹型。此法繁殖速度較慢。采種宜等果實外皮枯黃或乾燥後再采收,否則未成熟之果實并無法順利發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