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貝母是被稱作為六世紀塞維爾主教-伊西德爾的代表花,這位主教非常熱心教育,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資質就是忍耐。愛這種花的人,也必定是忍耐功夫很強的人,天生適合教育工作。

當然也會把戀人教育成適合自己的類型,因此,帝王貝母的愛情花語就是愛的忍耐。帝王貝母是多年生草本,株高70~150厘米。葉互生,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全緣。花,鐘形。帝王貝母是花期5~6月。

生長習性:帝王貝母喜涼爽溫和氣候,宜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冬季地上部枯萎,地下鱗莖需保護越冬。可連續開花數年。夏季炎熱地區,地下鱗莖越夏困難,宜掘取低溫貯存,至秋再種。

帝王貝母的養殖方法

選地種植:種植帝王貝母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松、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最好。用種子繁殖時,種子需拌濕沙層積處理并用新高脂膜拌種(可與種衣劑混用),驅避地下病蟲,隔離病毒感染,加強呼吸強度,提高種子發芽率。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蓋薄層細土,稍壓,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田間管理:出苗后及時松土除草,并結合追肥,并噴施藥材根大靈,使葉面光合作用產物(營養)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轉換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藥用含量大大提高。同時要加強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并噴施新高脂膜增強防治效果。越冬前,在畦面上鋪越冬肥,確保安全越冬,以保證來年的豐產豐收。

選種要點:栽培鱗莖在6月上旬至中旬進行,先將鱗莖大、中、小分選,直徑大于0.8厘米的為大鱗莖,0.4—0.8厘米為中鱗莖,小于0.4厘米的為小鱗莖。選好后按大、中、小分別栽種,栽種方法均勻撒播。

株距2—3厘米,每667平方米要大鱗莖300公斤,中鱗莖200公斤,小鱗莖100公斤。播后覆土3厘米,摟平床面,中部略高,以防積水,實際生產中基本上都栽種鱗莖,很少有播種種子的。

種植遮陰作物:帝王貝母喜冷涼濕潤的環境條件,6月上旬貝母成熟后,天氣進入高溫期,為防止入夏陽光直射地面,地溫增高,在新芽分化生長創造有利條件,在播種后或老貝母成熟后及時種植遮陰作物。

選擇遮陰作物的原則是,遮陰作用強,根系少,對貝母生長發育影響小,不是貝母病害的寄生,又能增強土壤肥力。產區選擇大豆和蘇子作物為遮陰作物。

除草:地溫2-4℃帝王貝母就能出苗,噴施新高脂膜,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強度,保護禾苗茁壯成長。出苗比雜草早,雜草后期生長快,避免拔大草傷貝母影響貝母生長,植株成熟死亡后,可淺鏟1次,以不傷鱗莖為準,一般貝母生長期間拔2次草即可。

為了保證養分能滿足根部發育的生理需要,可以按每100公斤液體中加入藥材根大靈膠囊1粒,攪拌溶解后葉面噴施,使地下營養運輸導管變粗,加大養分輸送量,提高營養轉換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有效物質含量大大提高,達到增產豐收的愿望。

病害防治:銹病,葉背、葉柄、莖基部出現許多褐色孢子群,病重時貝母早期枯死。防治方法是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除地上殘株,發病前噴1000倍液甲基托布津+新高脂膜防治。灰霉病,葉綠葉尖出現水浸狀病斑,后期枯萎死亡,防治噴500倍液的代森銨+新高脂膜防治。

帝王貝母的作用用途

觀賞價值:帝王貝母各地種植較多,適用于庭院種植,布置花境或基礎種植均可,矮生品種比較適合盆栽,觀賞性很強。帝王貝母宜用作花境材料,在西歐栽培歷史悠久。常用于園林裝點花境、花壇等處,是一種觀賞類植物。

帝王貝母花語:忍耐。帝王貝母是被信徒和徒弟們私下稱“校長”的六世紀塞維爾的主教--伊西德爾的代表花。這位主教一定非常熱心教育,而對教育工作者而言最重要的資質就是忍耐。

因此它的花語是“忍耐”。凡是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也是忍耐功夫很強的人,天生適合教育工作。當然,也能有耐心的把戀人教育成適合自己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