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蘭于1750年發現,已發現七十多個原生種,大多數產于潮濕的亞洲地區。在中國臺灣和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臺灣出產最多。
蝴蝶蘭屬是著名的切花種類,蝴蝶蘭是單莖性附生蘭,莖短,葉大,花莖一至數枚,拱形,花大,因花形似蝶得名。其花姿優美,顏色華麗,為熱帶蘭中的珍品,有“蘭中皇后”之美譽。
形態特征:蝴蝶蘭屬是著名的切花種類,全屬50多種。單莖性附生蘭,莖短,葉大,花莖一至數枚,拱形,花大,因花形似蝶得名。其花姿優美,顏色華麗,為熱帶蘭中的珍品,有“蘭中皇后”之美譽!
蝴蝶蘭花姿婀娜,花色高雅繁多,花形似蝴蝶而得名,在世界各國廣為栽培。它雖屬氣生蘭,但卻沒有假珠莖,僅基部有極短的莖。葉寬而厚,長橢圓形,可達50厘米以上。
有的品種在葉上有美麗的淡銀色斑駁,下面為紫色。花梗由葉腋中抽出,稍彎曲,長短不一,開花數朵至數百朵,形如蝴蝶,萼片長橢圓形,唇瓣先端三裂,花色繁多,可開花一個月以上。
國外多作切花,是洋蘭中的高檔品。絕大部分的蝴蝶蘭都沒味,只有少數有味道,我們叫它帶香味的蝴蝶蘭,這種蝴蝶蘭很稀有,可很多人聞了后說那是臭味,還有人在那花附近工作被熏的頭痛!
生長習性:蝴蝶蘭喜歡高氣溫、高濕度、通風透氣的環境;不耐澇, 耐半陰環境,忌烈日直射,忌積水,畏寒冷,生長適溫為22~28℃,越冬溫度不低于15℃!
蝴蝶蘭的栽培技術
溫度:蝴蝶蘭為熱帶型植物,栽培溫度應該維持于15~34℃之間。適當的溫度如下:生長階段為26~27℃,開花階段為19~21℃,為了得到更多的花梗,溫度可維持于18~20℃,共計4~8周。
在光線不足或日溫過高時,要維持于18℃以加強催花(誘生花芽)。因為開花時期也要維持葉片生長,低溫時期不要太久。在光線不足時,如果氣溫大于23℃的時間超過24小時,會導致過多的營養生長而損失花苞。
在荷蘭地區:為得到適當的葉片與根部發育,需要提供足夠光線。過多的光量則導致葉片有燒痕。太低的光量(低于100W/㎡)則導致植株生長停滯、品質不良、花苞發育不當且根部發育不良。適當的光量為2002,在陽光強烈的夏天(1400 W/㎡),要使用80~85﹪的遮蔭網。
在熱帶地區:需要具有維持80~90﹪遮蔭能力。通常使用遮蔭65﹪的固定網與另一組遮蔭65﹪的活動網。在具有暴雨的地區,要使用塑料布屋頂以減少病害,并減少雨水對介質的淋洗。
(Note:此段內容針對印尼等地的遮雨棚簡易設施,并不是討論亞熱帶溫室)在終年陽光普遍的地區,光量需求可提高20﹪。但是要注意光線的折射能力,使蘭株葉片都得到均勻光線。高光量時要維持較高的相對濕度。
人工補光:人工補光對葉片溫度、微氣候、蘭苗成長都有益處,并可減少植株損失。其特點如下:穴盤小苗成長:促進生長快速并減少蘭株損失;生長階段:促進成長快速與發育更好;開花階段:對花梗與花芽發育有幫助,減少花芽損失,增加品質。
在冬天,蝴蝶蘭至少需求12~14小時,3500~4000 lux的光量,因此適合使用人工光源。在有陽光的天氣下使用過量光源將引起葉片轉成紅色,因而導致生長停滯。此外蘭株至少維持8小時的暗期以確定可吸收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濃度 :蝴蝶蘭為景天酸代謝植物,在夜間吸收二氧化碳。適當的濃度為600~800ppm。
相對濕度:蝴蝶蘭由于其生理結構可以保護自身在低濕狀態下受到的應力影響,但是在太濕的環境下,高溫高濕往往相伴著病害。最適宜的相對濕度范圍為60%~80%RH。在高溫低濕環境下需要增加相對濕度。
適用的設備系統包括在溫室上方以高壓噴霧設備增加霧粒,在植床下方灑水,使用水墻與風扇等。但是要避免造成作物潮濕。加濕另一個附加效益是降低溫度。
其它資料:作物生長在高相對濕度的環境時,白日溫度與日照量都可以增加,使溫室內部維持恒溫,并且要維持良好的空氣循環。因此溫室高度最好高于植物3~4公尺。
為了能夠分析植物生長所面臨的問題,微氣候的量測與記錄十分重要。例如光量、溫度與相對濕度都要進行量測與記錄。量測作業可使用微電腦或手持的傳感器,每日最高/最低值都需要量測。
栽培方式:洋蘭栽培介質必須具備以下要求:能使蘭株根系承受蘭花本身重量,保持正常株形,但不能太重,以輕質為佳。排水性能和保水性能良好。蘭根需要水分,但水分又能很快排除,因積水會使根部腐爛,另一方面又要保持水分不致很快干燥。
通氣性能好。有相當的礦物質養料。能維持1~2年不腐爛。價格不貴、合適,易于獲得,操作方便。適于栽培洋蘭的介質有以下幾種:蛇木屑,它是由樹蕨的氣根加工打碎制成;泥炭蘚;水苔;
紫萁根,一種是黑色鐵絲狀的硬質的根,一種是褐色較軟的根 ;不易腐爛,含有少量氮磷鉀及微量元素,排水通氣又保水,耐用。pH值5;樹皮,花旗松和白冷杉樹皮碎塊,質軟通氣保水,pH值4~6;椰糠與椰殼纖維;
其他:棕纖維、干燥的樹葉樹干樹枝、干牛糞、浮石、陶土塊、碎磚塊、瓦片、蛭石、塑料球等均可栽蘭。市場出售的蝴蝶蘭盆花使用的介質一般為水苔。
花前花后管理:蝴蝶蘭花芽形成后,應多施磷直到開花為止。當花莖向上抽出,有向一邊傾斜趨勢時,應立支柱綁縛不使花梗斷折。以后,花梗漸長漸高,綁縛也應漸次進行,支柱略成弧狀,增強美感。
在開花期與新葉長出之前停施肥料。花謝后對有5片葉以上的健壯蘭株,可留下莖下部3~4節縮剪,日后可望在剩余的花莖上再次開花,澆水不宜過勤,干透再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