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毛茛(學名:Ranunculus asiaticus)又稱芹菜花、波斯毛茛,昆明地區俗稱“洋牡丹”,是毛茛科花毛茛屬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花毛茛原產于地中海沿岸,法國、以色列等歐洲國家已廣泛種植,目前世界各國均有栽培。
中國自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對切花品種引種栽培,較適宜冬春季促成栽培,其花色鮮艷豐富,花瓣五至數十枚,花徑6~9cm,花有紅、白、橙等色,并有單瓣及重瓣之分。深受消費者喜愛,種植面積在逐年增加。
形態特征:花毛茛的株姿玲瓏秀美,花色豐富艷麗,為多年宿根草本花卉。株高20厘米~40厘米,塊根紡錘形,常數個聚生于根頸部;莖單生,或少數分枝,有毛;基生葉闊卵形,具長柄,莖生葉無柄,為2回3出羽狀復葉;花單生或數朵頂生,花徑3厘米~4厘米。
地下具紡綞狀小塊根,長約2厘米,直徑1厘米。地上株叢高約30厘米,莖長纖細而直立,分枝少,具剛毛。根生葉具長柄,橢圓形,多為三出葉,有粗鈍鋸齒。花毛茛為單花著生枝頂,或自葉腋間抽生出很長的花梗。
花冠豐圓,花瓣平展,每輪8枚,錯落疊層,花徑3厘米至4厘米或更大,常數個聚生于根頸部。春季抽生地上莖,單生或少數分枝。莖生葉無葉柄,基生葉有長柄,形似芹菜。
每一花莛有花1~4朵,花毛茛有盆栽種和切花種之分。有重瓣、半重瓣,花色豐富,有白、黃、紅、水紅、大紅、橙、紫和褐色等多種顏色。花毛茛的花期4月~5月。
生長習性:花毛茛喜涼爽及半陰環境,忌炎熱,適宜的生長溫度白天20℃左右,夜間7~10℃,既怕濕又怕旱,宜種植于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中性或偏堿性土壤。6月后塊根進入休眠期。
花毛茛原產于以土耳其為中心的亞洲西部和歐洲東南部,性喜氣候溫和、空氣清新濕潤、生長環境疏蔭,不耐嚴寒冷凍,更怕酷暑烈日。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夏季進入休眠狀態。盆栽要求富含腐殖質、疏松肥沃、通透性能強的沙質培養土。
花毛茛耐蔭植物喜涼爽及半陰環境,忌炎熱,適宜的生長溫度白天20℃左右,夜間7至10℃,既怕濕又怕旱,宜種植于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中性或偏堿性土壤。6月后塊根進入休眠期。
花毛茛的繁殖方式
分株繁殖:分株在9~10月進行,將塊根帶根莖掰開栽植。播種繁殖變異大,常用于育種及大量繁殖。播后30~40天萌發,氣溫降至5攝氏度時需防寒。翌年幼苗長出3片真葉時移栽,保持濕潤,每7天追肥一次。
及時將早現花蕾摘除,以促進幼苗生長。花毛茛從播種至翌年夏季休眠,即完成了實生苗階段,以后即可用塊根繁殖。于9月初栽植,地栽株行距均為20cm。盆栽用18~20cm直徑陶盆,選用混合肥土。
自11月份開始,每10天施稀薄液肥1次,翌年2月起每7天施肥一次,并增加肥料濃度。現蕾初期每株選留3~5個健壯花蕾,其余全部摘除,以使營養集中。采用促成栽培,年底即能開花。
其方法是將球根埋于濕潤的鋸木屑中,在8C~10C的低溫條件下處理30~40天,于夏季打破休眠,然后于9月下旬~10月上旬種植,冬季溫度保持10C左右即可。
盆栽時,如噴布0.2%~0.4%的B9可促使植株矮化,一般噴二次,第一次在剛開始吐葉時,第二次在花蕾有豆粒大小時進行。采用實生苗栽培,雖然秋季播種,翌年春天能開花,但第一年的實生苗,花瓣少,花徑小,觀賞價值較低。一般切花、盆花以及用作花壇栽培的,都選用一年生實生苗球根種植。
花毛茛的作用用途
觀賞價值:觀花,春品種較多,花色有黃、紅、白、粉、橙等色,鮮艷奪目。花毛茛的株形低矮,色澤艷麗,花莖挺立,花形優美而獨特;花朵碩大,靚麗多姿;花瓣緊湊、多瓣重疊;花色豐富、光潔艷麗。
花毛茛的賞花期30天~40天,獨具風格,別有情趣,是春季盆栽觀賞、布置露地花壇及花境、點綴草坪和用于鮮切花生產的理想花卉,是一種蔽蔭環境下優良的美化材料,故適合栽植于樹叢下或建筑物的北側,深受消費者歡迎。花毛茛是一新興花卉,經濟效益顯著,其在國內發展很快,但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園林用途:花毛茛有盆栽種和切花種之分,通常矮生或中等高度的用于園林花壇、花帶,和家庭盆栽。切花種專門生產切花,做室內瓶插。
花毛茛花語:受歡迎,公元13世紀的修士圣安索尼之花。公元13世紀的法蘭西斯科教會修士-圣安索尼,每每在宣揚基督教義及傳福音的時候,總會吸引大批信徒前往聆聽,他也因此而聲名大噪。花毛茛的花語就是“受歡迎”。
受到祝福的壽星,個性隨和、健談、廣受周遭人的仰慕、喜愛及支持。只是,正因為廣結善緣,所以往往不易和人深交,即使對異性朋友亦是如此,所以要謹記朋友多然固然是好,但擁有能夠深入的知已則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