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草,中藥名。為報春花科植物過路黃(學名: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的干燥全草。江南各省均有分布。夏季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利濕退黃之功效,可用于熱淋,沙淋,尿澀作痛,黃疸尿赤,癰腫疔瘡,毒蛇咬傷,肝膽結石,尿路結石等癥。
現代研究,該品主要含酚性成分和甾醇、黃酮類、氨基酸、鞣質、揮發油、膽堿、鉀鹽等。還具有排石,抑菌,抗炎作用,對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此外,蕁麻科植物鏡面草,其別名之一,也稱金錢草。
金錢草的生態習性:金錢草喜陰濕,濕潤環境,不耐寒。適宜肥沃疏松、腐殖質較多的砂質壤上。生于田野、林緣、路邊、林間草地、溪邊河畔或村旁陰濕草叢中;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適宜在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下生長。
金錢草的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全年均可扦插,以春秋季的扦插成活率較高。扦插時將匍匐莖剪下,每3~4節剪成一段,作為插條。因種子很小,不易采集,苗期生長緩慢,故生產上一般多采用扦插繁殖。南方在5-6月,北方在7-8月植株生長茂盛時,將匍匐莖剪下,每3-4節剪成一段,作為插條。
在整好的畦上,按行株距各約20cm開淺窩,每穴栽插2根,入土2-3節,露出地面1-2節,用上壓緊,然后蓋拌有人畜糞尿的重土1層,約1.5cm厚。扦插后,如天旱無雨,要澆水保苗,以利成活。
種子繁殖:因種有硬實性,一般硬實率為40%-90%,播種前需用砂磨3-5分鐘或在80-90℃熱水中浸2-3分鐘,可明顯提高發芽率。用種子繁殖也可以,首先育羈,然后可進行移栽。本文推廣扦插法種源易得,成活率高。
金錢草的栽培技術:金錢草具有清熱利膽、排石、利尿作用,廣泛用于肝膽疾患、結石、尿路感染等病的治療。金錢草為低山區分布,近年市場需求量旺盛,價格不斷上揚,野生資源稀少,亟待人工種植,以滿足市場之緊缺需求。
栽培環境:金錢草適宜山地、坡地、溝邊、路旁、房前屋后及果園間種。由于金錢草管理粗放,投資小,易生長,產量高,特別適宜多雨的南方廣大地區栽培。
整地栽種:在整好的地上,開1.3m寬的高畦,按行窩距各16~20cm開淺窩,每窩插兩根插條,入土2~3節,與栽紅苕一樣,用土壓緊,施干肥一把即可,澆足水,幾日即可生根成活。
田間管理:在發出新葉時,要施清淡人畜糞水1次,如有缺苗,要及時剪取較長插條補苗,蔓長20cm左右時,中耕除草1次,培土1次,并追肥1次。每1hm每次施清淡人畜糞尿15000kg左右。
在秋季收獲后,也要中耕除草和追肥1次。以后每年3-4月及每次收獲后,都進行中耕除草和追人畜糞尿1次。扦插后一定要澆水保苗,保持濕潤,在開始發新葉時要施清淡人畜糞水,當蔓莖長到13~15cm時,再行追肥1次。
秋季收獲后,也要追肥1次。以后每年同樣操作,以施人畜糞水為主,也可用1:100尿素稀釋追施,以勤施薄施為好。在每次施肥前都要進行中耕除草1次,以利來年宿根旺盛。
收獲加工:金錢草在栽種當年9~10月就可收獲,以后每年可收兩次,第一次在6月,第二次在9月。收獲時一般都長到40~50cm以上,用鐮刀割取,每窩蔸樁應留7~10cm,以利下次或來年萌發。
每20~30株用長一點的金錢草藤在頭部繞扎,然后曬干即為藥材金錢草。商品要求無雜質、無泥沙、無霉變為合格,以葉大、色青綠、須根少為佳。
儲藏:金錢草應存放于陰涼干燥處,防止吸潮霉變。大批量的可機壓成捆,及時到中藥材收購部門交售。
病蟲害防治:蟲害有蛞蝓及蝸牛,可在早晨撤生石灰粉防治。蛞蝓、蝸牛咬食莖葉,可在早晨撒鮮石灰粉防治;螟蟲、蜘蛛等可用40%樂果乳劑1000倍液或25%中科美鈴3000~3500倍液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