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花(學名:Euphorbia pulcherrima Willd. et Kl.)是隸屬于大戟科、大戟屬的灌木。有輕微毒性。根圓柱狀,極多分枝。莖直立,高1-3米,直徑1-4 厘米,無毛。

葉互生,卵狀橢圓形、長橢圓形或披針形,綠色,邊緣全緣或淺裂或波狀淺裂,葉面被短柔毛或無毛,葉背被柔毛;苞葉5-7枚,狹橢圓形,長3-7厘米,寬1-2厘米,通常全緣,極少邊緣淺波狀分裂,朱紅色。

花序數個聚傘排列于枝頂;總苞壇狀,淡綠色,邊緣齒狀5裂,裂片三角形,無毛。蒴果,三棱狀圓形,平滑無毛。種子卵狀,灰色或淡灰色,滑;無種阜。花果期10月至次年4月。

生長習性:圣誕花是短日照植物,喜溫暖,長適溫為18-25℃,4-9月為18-24℃,9月至翌年4月為13-16℃,冬季溫度不低于10℃;喜濕潤,圣誕花對水分的反應比較敏感,生長期只要水分供應充足;喜陽光,在莖葉生長期需充足陽光,促使莖葉生長迅速繁茂。

圣誕花的繁殖方式

扦插繁殖:圣誕花的扦插繁殖主要有半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兩種方式,還有老根扦插這種方式。不管采用哪種扦插繁殖方式,圣誕花的插穗都應在清晨剪取為宜。因為此時插穗的水分含量較為充足。剪切插穗時,要求切口平滑,并且要剪去劈裂表皮及木質部,以免積水腐爛,影響愈合生根。

插穗切口切成平口或斜面,并力求切口在芽的基部節下0.5厘米處,這樣較易生根。切口流出的白色膠質乳液,要用清水清洗干凈,并將切口涂以新鮮粘土或草木灰后再進行扦插,或者蘸一下生根粉,以促其生根;

也可用濃度為0.1%的高錳酸鉀溶液,將剪好的圣誕花插穗基部浸于溶液中10分鐘左右,以提高存活率。基部經以上方法處理后馬上扦插,插穗插入基質的深度一般不超過2.5厘米,如果扦插太深,下切口容易腐爛;扦插的株行距以4厘米×4厘米為宜。

半硬枝扦插:圣誕花半硬枝扦插多在春季3-5月間進行,一般氣溫在15℃以上時即可。扦插時,剪取一年生木質化或半木質化的枝條,長約10厘米,剪除插穗上的葉片和枝頂。

而且基部切口剪成斜面并靠近節部,蘸上草木灰,待剪口晾干后再插入細沙中,插后澆透水,溫度保持在22-24℃,20天后就可生根。在扦插期間應注意遮陰,防止水分喪失和枝條萎焉。

嫩枝扦插:當圣誕花的當年生枝條生長到6-8片葉時,取6-8厘米長,3-4個節的一段嫩梢,在節下剪平,去除基部大葉后,立即投入清水中,以阻止乳汁外流,然后扦插,扦插后應保證嫩莖及葉片潮濕,并采取擋陽措施。

嫩枝扦插大多數品種在14-18天就可以生根。圣誕花以嫩枝扦插生根較快而且成活率高。如果在自制溫室內扦插繁殖,只要室內溫度保持在22℃左右,3月下旬就可扦插。而且可以根據需要一直可延續到9月份為止。

老根扦插:經多年栽培的圣誕花,用其根部也可繁殖成新植株。因為在春季的3、4月份,圣誕花出房時,要進行一次翻盆換土栽植,以補充盆土的養料以及修莖修根。在操作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對剪下的圣誕花老根棄而不用,但如果將0.5厘米以上的老根莖收集起來,將是一大批可利用的繁殖材料。

其具體方法是將圣誕花的老根剪成10厘米左右長的根段,再在剪斷處蘸上干木炭粉或草木灰、干土粉亦可,待其稍干后扦插于培養土中(根段上如帶有少許根須者則更易萌發新芽)。至于扦插的容器,一般如果量少的可用較深一點的花盆,而如果數量多則可在苗床內扦插。

扦插時,根段留出土面1厘米,向北傾斜與地面約呈80°角,可促成根段盡快萌發新芽。扦插后不需要遮陰,約經一個月左右,就可繁殖出新植株來。當新植株長高至10厘米左右時,即可移栽上盆,約經5天至1周的緩苗期,可進行正常的養護。

壓條繁殖:就是將植物接近地面的枝條下壓入土中,較高的枝條用青苔等濕潤的材料包裹割傷(或切傷)的部位,待其生根后,再和母株分離栽植形成新植株的繁殖方法。一般采用高壓繁殖法。

首先選擇木質化的枝條,一般選頭年生健康充實的枝條,在光滑部位進行環狀剝皮,環剝的寬度跟環剝處枝條的粗度差不多,一般以3-4厘米為宜;去掉環剝處的枝條韌皮部,上切口要平滑,再用利刀輕刮形成層。

完成后在切口處包上濕水苔或其他疏松透氣的材料。一般用一塊20-25厘米見方的聚乙烯薄膜其具有良好的二氧化碳和氧氣滲透性,而又有很低的水汽傳導,并能抵抗較長時期的氣候變化)。

上下兩端用捆扎繩等扎緊(特別是下端),如果綁扎不緊,則基質易干,從而影響切口的生根。圣誕花壓條后一般兩個月左右可長出根系,此時可將其剪取下來種植于盆中,即可形成一新的植株。圣誕花壓條的時間以4-7月份進行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