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生風鈴草(學名:Campanula carpatica Jacq.):植株高20-40厘米。基生葉圓心形,葉片上部較窄成圓卵形;花朵單生,有較長的花梗;花萼裂片鉆形;花冠寬鐘狀,白色,藍色,粉紅色或紫色。生于草地、林地和山地中。產喀爾巴阡山地區(qū)至東歐。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胡蘿卜狀。植株高20-40厘米。基生葉圓心形,具長柄,葉片上部較窄成圓卵形,邊緣疏生圓齒;上部莖生葉無柄而多少抱莖,條狀披針形,全緣;花朵單生,有較長的花梗;花萼裂片鉆形;花冠寬鐘狀,白色,藍色,粉紅色或紫色。花期3-8月。

生態(tài)習性:生于草地、林地和山地中。喜生長在陽光充足、排水良好但土壤潮濕的環(huán)境,具有極度耐寒的優(yōu)良品質,能耐-20-2°C低溫。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含豐富腐殖質、疏松透氣的沙質土壤為好。基質pH值在5.5~6.2之間為宜。

叢生風鈴草的病害防治

銹病:主要危害風鈴草的葉片、莖部和芽。葉片發(fā)病呈黃綠色的皰狀水斑,后逐漸擴大,皰狀斑破裂后露出紅褐色夏孢堆,病斑周圍的葉組織變?yōu)榈S色,莖部和芽處的癥狀與葉部相似。受害植株生長衰弱,嚴重時葉子焦枯。發(fā)病初期可用25% 的粉銹寧400~600倍液防治。

白粉病:真菌性病害,常危害葉片,也危害枝條、花柄、花蕾、花芽及嫩梢等。表面常出現(xiàn)一層白色粉狀霉層,后期白粉狀霉層變?yōu)榛疑芎χ仓臧。廴~扭曲、畸形、枯萎,葉片不開展、變小,枝條畸形等,嚴重時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為結合修剪,剪除病殘枝并集中燒毀。加強栽培管理,增施磷、鉀肥并控制氮肥的施用量,提高植株的抗病性。選用抗病品種,發(fā)病初期或在未發(fā)病時進行預防。

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每周噴一次,連續(xù)2~3次,交替使用,對白粉病有特效。

葉斑病:初期在葉片上呈水浸狀壞死斑,后迅速變深褐色,病斑上長有明、暗相問的同心輪紋,外圍有黃色暈圈。發(fā)病初期及時剪去病斑或病葉,并集中燒毀。發(fā)病初期噴灑14%絡氨銅水劑350~500倍液,每隔7~10天一次,連續(xù)防治2~3次。

蚜蟲:通常集中在嫩芽、嫩葉、嫩枝上刺吸汁液,造成植株受害部位萎縮變形。蚜蟲還分泌蜜露污染植株,并誘發(fā)煤煙病等病害。可用萬靈600~800倍液或25%魚藤精乳油稀釋800倍液噴殺,也可用40% 速撲殺乳油800~1000倍液噴殺。

速撲殺是一種廣譜性的有機磷殺介殺蟲劑,具有觸殺、胃毒和強滲透作用,能滲入植物組織內,對咀嚼式和刺吸式口器害蟲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每周噴一次,連續(xù)2~3次,對介殼蟲及蚜蟲有特效。

紅蜘蛛:多在葉背刺吸葉汁,常造成葉片變色甚至卷曲。可用40%三氯殺螨醇兌水1000倍液噴殺。

薊馬:以成蟲或若蟲寄生植物上取食幼芽、嫩葉、花和幼果。被害植株生長緩慢,嫩葉被取食后卷曲,芽梢和花受害則凋萎。發(fā)病初期可用25% 魚藤精乳油或40%樂果800~1000倍液,或高效薊蚜清或薊馬靈800~1000倍液進行防治。每周一次,連續(xù)3~4次,交替使用,效果顯著。

風鈴草的傳說:傳說有一個名叫仙蹤林的地方,百花中的一員風鈴草在這里快樂的生活著。夜晚來臨,風鈴草久久不能入眠,它向往著愛,既好奇又渴望, 希冀著愛情的降臨。可不久后,風鈴草要被送到一個名叫亞昆的怪獸的巢穴,作為花仙子的一員,它幻化成窈窕的少女,和仙蹤林的姐妹揮手告別,去換取和平。

風鈴草回想著一幕幕場景從眼前掠過,一時心痛著笑,一時開懷的哭。她為了不讓自己有任何的遺憾,決定用自己粉藍色的花囊里盛幾句綿綿情話,然后讓白色的蒲公 英將它立在海角天涯,珍藏一份心情,守侯一點期待,那就是仙蹤林的風鈴草。

風鈴草花語

嫉妒:在希臘神話中,風鈴草是被太陽神阿波羅喜愛的。但嫉妒開始蔓延,圓盤被仍向風鈴草的頭,此時濺出的鮮血變開出了鈴鐺花。

感恩:風鈴草代表著感恩,象征著知恩圖報,別人給你的恩惠,你會銘記于心。

遠方的祝福:風的吹拂會將最美麗的祝福送給自己最想傳達的人,在風的吹拂下,風鈴草隨風起舞,以風命名的風鈴草也可以表達來自遠方的祝福。

溫柔的愛:風鈴草開在春末夏初,花朵和花蕊都比較小巧,色彩也以暖色系為主,是健康和溫柔可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