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枝子又名:萩、胡枝條、掃皮、隨軍茶等,屬薔薇目,豆科直立灌木,分枝多、細長,常拱垂。有棱脊,微被平伏毛。端圓鈍或微凹,表面疏千伏毛,背面毛較密。總狀花序腋生,花紫色。
莢果斜卵形。花期8月,果熟期9~10月。胡枝子可作綠肥及飼料。根為清熱解毒藥,治瘡療、蛇傷等。富含碳水化合物,構成機體的重要物質;儲存和提供熱能;維持大腦功能必須的能源;
調節脂肪代謝;提供膳食纖維;節約蛋白質;解毒;增強腸道功能。富含纖維素,具有使人有飽食感,有利于減肥。進食后可刺激胃腸道,可防治便秘、痔瘡等疾病。
胡枝子為蝶形花科、胡枝子屬落葉灌木。高達3米。分枝多、細長,常拱垂。有棱脊,微被平伏毛。原產中國北部、日本、朝鮮半島,分布于中國東北、內蒙古、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陜西、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生長習性:胡枝子耐旱、耐瘠薄、耐酸性、耐鹽堿、耐刈割。對土壤適應性強,在瘠薄的新開墾地上可以生長,但最適于壤土和腐殖土。耐寒性很強,在壩上高寒區以主根莖之腋芽越冬,在翌年4月下旬萌發新枝,7至8月份開花,9至10月份種子成熟,刈割期為6至9月,再生性很強,每年可刈割3至4次。
胡枝子的繁殖方式:胡枝子育苗可采用播種和插條兩種方法。
播種育苗:播種前將莢果碾去皮,用50~60 ℃溫水浸泡24h ,取出膨脹種粒,對未膨脹種子,如此反復浸種,然后放在25~30 ℃的地方催芽。也可用30 ℃溫水浸種24h ,撈出混2 倍濕沙貯藏50~60 天。
春、秋播種均可,春季用處理過的種子,秋季種子不用處理即可。條播畝用種115~2kg,播種后覆土015~1cm。出苗后要及時除草松土,10~15 天開始間苗,播種溝留苗每米25~30 株。苗木生長期灌水3~5 次,施肥1~2 次,1~2 年生苗高60cm 以上,地徑0-16cm 以上可出圃造林。
插條育苗:采2~3 年生,粗1cm 左右主干,截成15~20cm 插穗,秋季隨采隨截隨插,行距30cm,株距20cm,插后及時灌水。春插將截好的插穗,按50~100 株打捆,沙埋貯藏,翌春3~4 月取出,用清水浸泡基部2 天扦插。造林時可采用植苗、直播、分根3 種方法造林。
春秋兩季均可進行植苗造林。穴狀或魚鱗坑整地,株行距1m ×11. 5m。使用1~2 年生苗,栽前個剪傷根、截干、留干長5~6cm,埋土超過原土印4~5cm,栽后踏實。
直播造林需雨季進行,先浸種,待種子胚芽略發白色再播種,采取穴播,穴徑30cm ,深20cm ,每穴播種15~20粒,每畝444 穴。或穴徑10cm,深10cm,每穴播種30 粒,每畝1000 穴左右,覆土0.15~1cm,播后輕輕鎮壓。
分根造林是利用胡枝子根系發達,萌力強的特點,利用平茬根樁或野生苗根造林。可1~3 株叢植,多帶根系,也可帶干或截干栽植。覆土超原土印3~5cm。
胡枝子的栽培技術
適時采種:胡枝子9月下旬至10上旬采種,將采下的種子攤曬于陽光下,約4~5天即可風選去雜,而后裝袋貯于通風干燥地方,無蟲蛀。
科學育苗:同一般闊葉樹育苗基本相同,即可大田育苗也可作床育苗。前法育苗苗壯,后法育苗產苗量多。每畝播種量10市斤左右。播前種子處理,用碾子碾,破莢殼即可。
播種前還要用60℃~70℃溫水侵種催芽,種子部分裂嘴時播種,這樣5~6天即可出苗。育苗地以有灌水條件的中性沙壤土為最好。堿性地發芽率低,濕地育出的苗木容易爛根。播種地每畝施底肥3000~4000斤,糞肥要腐爛,搗細,拌勻。
播種時還要灌足底水。播種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條播,播幅4~6cm,行距12~15cm。苗出齊后20日左右間苗,一次定苗。大田式育苗每米留苗30~35株,床作時每平米留苗70~85株。
畝產苗3~4萬株。育苗地肥力好的可不追肥,若施追肥可在7月中旬以前追2~3次培育胡枝子苗宜在8月中旬前后“割梢”(在苗高30~35cm處割去枝梢),以利于幼苗木質化。
胡枝子苗木假植越冬極容易“壞跟”,最好實行秋掘苗秋栽植,不假植越冬或秋栽植,現栽植現掘苗。必須假植時,假植地宜選擇透水性好的高燥地方全埋。
管理:胡枝子出苗后及時中耕除草,到覆蓋地面時完成次中耕除草作業。結合中耕除草進行間、定苗,選長勢一致的健壯苗留下,并培土干根際。播種造林要及時間苗、定苗,每穴留2~3株,缺苗補植,栽2年后進行平茬,每年產條400kg以上,每年或隔年平茬1次。3年后即可采種,采種后進行割條。
胡枝子的養殖方法
溫度要求:耐寒性強,在無雪覆蓋下能耐-28-0℃的低溫。在黑龍江哈爾濱5月下旬返青,河北赤城4月下旬返青,北京4月中旬返青。返青溫度要穩定在5℃以上。
土壤要求:根系發達,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通常生在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及亞熱帶的山地和丘陵地帶,成為優勢種。常與其混生的有榛、繡線區、懸鉤子、虎榛子等灌木,及野古草、鵝觀草、蒿類等禾草及雜類草。在華北地區,森林破壞后,常與遼東櫟、棘皮樺、白樺、山楊等混生,形成優勢的灌木叢。
生長特性:根系發達,二年生植株主根入土深170-200厘米,根幅130-200厘米。幼株根瘤發達,每株有根瘤40-200個,70%的根系集中在5-30厘米土層中。葉片寬大,據開花期測定,單株葉面積達9平方米。
莖、葉比隨發育時期而異,開花期葉量達最大值。胡枝子從第二年開始,生長速度加快,開花期株高達1-3米,現蕾至開花期,日增長量達1.83厘米。人工栽培的二年生植株,單株鮮重達2.03千克,每公頃產鮮草30-51.12噸。
田間管理:播種前每公頃施過磷酸鈣300-4500千克。苗期生長慢,應除草1-2次。當年產草量不高。第二年以后生長快,苗高40-50厘米時即可刈割,每年刈割1-2次,每公頃年產鮮草22.5-30噸。種子收獲應在莢果變黃時進行,每公頃可收種子225-3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