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inn.)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蓮、地芙蓉、華木,原產中國。其喜溫暖、濕潤環境,不耐寒,忌干旱,耐水濕。對土壤要求不高,瘠薄土地亦可生長。為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花于枝端葉腋間單生。花、葉均可入藥,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涼血止血之效。木芙蓉還是成都市市花。
莖皮含纖維素39%,莖皮纖維柔韌而耐水、潔白柔韌、耐水濕,可供紡織、制繩、纜索、作麻類代用品和原料,也可造紙等用。
由于木芙蓉自身根系和樹葉的特性,木芙蓉在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態防護中作用十分顯著,固土護坡,有助于邊坡穩定性的增強。同時也能有效地吸附大氣中飄浮的固體顆粒物,是工廠周邊環境綠化凈化的理想樹種。
木芙蓉的花語之所以有貞操、純潔的寓意,是因為木芙蓉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有妃子名“花蕊夫人”,她不但嫵媚嬌艷,還特愛花。
有一年她去逛花市,在百花中她看到一叢叢一樹樹的芙蓉花如天上彩云滾滾而來,尤其喜歡。孟昶為討愛妃歡心,還頒發詔令:在成都“城頭盡種芙蓉,秋間盛開,蔚若錦繡。
帝語‘群臣曰自古以蜀為錦城,今日觀之,真錦城也。’”待到來年花開時節,成都就“四十里如錦繡”。
廣政十二年十月,孟昶的綠化城市工程大功告成,攜花蕊夫人一同登上城樓,相依相隈觀賞紅艷數十里,燦若朝霞的成都木芙蓉花。成都自此也就有了“芙蓉城”的美稱。
后來,后蜀滅亡,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趙匡胤掠入后宮。花蕊夫人常常思念孟昶,偷偷珍藏他的畫像,以述思念之情。趙匡胤知道后,逼迫她交出畫像。
但花蕊夫人堅決不從,趙匡胤一怒之下將她殺死。后人敬仰花蕊夫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尊她為“芙蓉花神”,所以芙蓉花又被稱為“愛情花”。而木芙蓉的花語同樣被賦予了貞操、純潔的寓意。
木芙蓉錦葵科木槿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2-5m,枝干密生星狀毛。葉互生,闊卵圓形或圓卵形,掌狀3-5淺裂,先端尖或漸尖,兩面有星狀絨毛。花大,單生于枝端葉腋,有紅、粉紅、白等色。
清晨初開時為白色或粉紅色,傍晚時就會變為紫紅色,越開越艷,日落后凋謝。人們把木芙蓉的這種顏色變化稱為“三醉芙蓉”或“弄色芙蓉”。蒴果扁球形。在較冷地區,木芙蓉秋末枯萎,來年由宿根再發枝芽。叢生,高僅1m多。
木芙蓉喜光,稍耐陰;木芙蓉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好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也耐水濕。欲使庭院栽植的木芙蓉年年開花茂盛,應選擇光照充足的環境。
過分蔽蔭的環境容易出現徒長現象,枝條細弱,花芽分化不好,影響開花。另外,如果秋季孕蕃期,碰上陰雨連綿的天氣,光照不足,常會引起落蕾落花現象。
總體來說,木芙蓉還是一種比較容易養殖的植物的,而且它花型好看花色高雅,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是一種既可以裝飾庭院又可以美化居室的植物哦。